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02:40:2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

人才队伍建设 篇一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

2.工作目标。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政策

3.加强人才宏观调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全国人才的总量、结构以及人才的地区、行业分布状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宏观调控机制。当前,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的人才,各类高新技术人才,以及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出培养、吸引和使用的导向及宏观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人才调控政策。

4.促进人才流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制定双向兼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进一步落实“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加强对留学人员派出和在外学习期间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大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创业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留学人员回国任职、工资津贴、科研经费以及住房、保险、探亲、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各项政策规定。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为海外华侨回国及海外华人、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各地区、各部门及用人单位,要树立“大人才”观,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

5.改革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以及对有突出贡献人员奖励股权、期权等多元化分配方式,逐步形成工资报酬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西部地区,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方式的有偿服务。注意发挥离退休老专家的作用,妥善解决著名老科学家、老艺术家的生活补贴、医疗等实际问题。

6.加强继续教育。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和由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进一步落实专业技术人才定期进修、出国深造的培训政策,不断完善国际合作、岗位实践、在职进修、交流和挂职等多途径的培训制度。

7.推进人才管理的法制建设。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探索建立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对在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已经比较成熟的政策,要适时提出立法建议。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护专业技术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人才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逐步实现人才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快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8.增强企业聚集人才的能力和活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吸纳人才的主体。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率先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开发的投入,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开发机构。推动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改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流动。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使之成为吸引和使用好优秀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

9.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吸引和使用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推行以项目和课题为主的研究组织形式,充分给予项目和课题组在用人、分配和激励方面的自。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改变产学研相脱节状况,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和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制定人才市场管理法规,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市场许可证制度和年审制度。加强人才市场管理执法监督检查。规范人事行为,建立人才中介服务标准体系。鼓励创办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创业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孵化器”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人才预测、规划和信息化工作

11.加强人才开发的预测研究。要对人才总量、结构、分布以及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前瞻性研究,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

12.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抓紧制定全国性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国家重要行业(产业)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技术人才规划。

13.高度重视人才资源信息化工作。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国家优秀人才信息资源中心,为国家重点建设、重大攻关项目提供人才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积极推进各类人才信息库、人才信息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全国性专业技术人才信息网络,重视人才供求信息工作,加强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实行分类管理,加速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青年人才

14.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分类管理。针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规律和关键性问题,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分类管理体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并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准入控制,推进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

15.加速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专家,精通国际经济贸易运作规则和法律、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改进政府特殊津贴工作,突出重点,提高津贴标准。要采取特殊措施,提高特殊重要人才的工资待遇。要研究建立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管理工作体制。中央组织部要进一步做好直接联系杰出专家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和改进专家管理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加速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16.加大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视野,不拘一格,注重发现具有潜质的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拼搏。要大力倡导团结协作、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努力培养青年科学家群体。要注意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创造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进一步做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等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探索培养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新途径。

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18.重视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党员专家的政治理论培训。要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举办邓小平理论研究班、时事政治讲座、国情考察等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和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传播者。要从专业技术人才群体的思想实际着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19.切实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关注科技进步,密切联系专家,与专家交朋友。建立领导干部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0.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建立全国知识分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中央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有关重要政策的研究、执行和工作的部署、落实。宣传、统战、人事、科技、教育、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地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人才队伍建设 篇二

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积极实施了人才强县”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人才工作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才工作氛围,使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8877人,比年增加2434人,平均每年增长7.6%每万人拥有各类人才373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133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25人,专业技术人才4628人,技术工人755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1737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15%4.7%52.1%8.5%19.7%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96人,占人才总量的40.5%,把人才工作考核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项目。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比年增加1357人,平均每年增长12%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2人,中级职称1792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2%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所突破,入选“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选“555创新人才工程”5人,报送庆阳市领军人才18人,评选省级农村优秀实用人才1名。

二)存在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仅占全县劳动力资源的6.8%比全国平均比重低2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人才373人。全市375人/万人)全县各类人才8877人。也低于全省、全市水平(全省526人/万人。初级职称和学历较低人才比例偏大。仅占人才总量的4.7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县企事业单位人才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的比列是1:10.9:16.5低于全省水平。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高新技术和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如卫生、石油、煤炭、旅游等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2人才分布不平衡。县人才队伍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多于生产一线。前塬多于山后等分布不均衡现象。全县各类人才近80%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农、林、牧、旅游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城镇多于农村。事业单位的人才又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

3人才队伍开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层次人才津贴补贴不能规范到位。走进来的少,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不大。高学历人才考出去的多。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困难。

4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县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各类人才的积极效能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不完善。开发实用人才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全会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方向。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机制环境建设为保障,着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中心,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人才模式与结构,为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思路

实施一个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围绕两个重点(工业强县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坚持“四项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实施“六大工程”选拔领军人才工程,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务求实效原则、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四项机制”管理机制。引进机制。项目引进人才工程,紧缺人才补充工程,离乡人才回归工程,高校毕业生安置工程,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开展“五大主题培训”党政干部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构建“三大服务平台”人才资源市场平台、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人才资源培训平台)促进全县人才工作整体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人才实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合力。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人才开发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确定人才开发的重点。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与布局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坚持务求实效原则。以企事业单位、农业生产一线、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为重点。用好存量人才。引进紧缺人才,从解决突出矛盾入手。挖掘潜在人才。培养后继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全面提高各行业各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四是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坚持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人才资源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重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人才结构不断适应经济结构。人才环境不断改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较大突破。着力造就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具体指标是

1人才总量逐步扩大。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总量争取达到14377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100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1532人、专业技术人才7339人、高技能人才188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51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2575人。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占全县劳动力资源的10.2%以上。

2人才素质显著提高。着力开展六项主题培训工程。力争全县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10064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45%以上;享受国家津补贴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达到120人。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占人才总量的7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328人。

3人才结构明显优化。紧紧围“绕产业开发。采取派出培养、高薪引进、项目带动等措施。促进人才在产业、行业、区域间合理分布,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实现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一体联动。促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能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为电子信息、煤油工业、卫生医疗、科技文化、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引进和培养各类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超过60%。

4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消除期间人才工作的体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人才资本增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建立并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构建开放灵活、协调高效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5人才市场建设日趋完善。着重构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健全、服务周到规模经营、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通过规范人事、择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中介服务。优化人才政务环境、工作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加快大中专毕业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市场的速度。提高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水准。

三、重点内容

以“工业强县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全县上下一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紧缺人才为着力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创新思路,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四项机制。

一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各类人才数据库”加强现有人才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让优秀人才通过公开竞争找到能施展才干的岗位;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为人才营造宽松、舒畅的工作环境;解决好人才生活待遇问题,主动为人才排忧解难。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各类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好县内外教育培训资源。着力增强政策部门集成合力。引入专家决策机制,积极开展五大主题培训。加强统筹协调。借助外部专家智力资源,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的再培训、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人才主管部门要制定人才培养教育规划,要有计划地“送出去请进来”进行高新技术和重点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人才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着重引进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要全部放开接纳,建立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有创新能力又有创业积极性的各类人才。并实行“优才优价”来去自由政策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鼓励各单位在引进项目、技术、资金的同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继续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实施政治关怀、政策倾斜、绩优绩酬、政府奖励等激励政策。兼职的人才实行兼薪制度。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与人才贡献相适应、与外部市场相接轨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以实际成果、业绩和贡献为主要依据。让这些人得到更多的贡献回报。大胆探索尝试对高层次人才实行高薪制度。确立人人争做贡献,人人立志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社会舆论导向。

2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选拔领军人才工程。紧紧围绕全县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所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建领军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科研资源,选拔配置领军人才。制定并落实传、帮、带责任目标计划。争取资金和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活动,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二是实施项目人才配置工程。突出发展抓项目主题。坚持依靠项目招才引智。全面实施项目人才配套工程。围绕煤炭、石油、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依靠人才做强项目思路。

三是实施急需紧缺人才补充工程。依据实际。加大紧缺人才引进、补充力度。制定有利于人才补充的政策措施。凡对引进的紧缺特殊人才,着眼县情。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引进、补充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经营管理单位,均由县财政出资,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对引进人才子女读书、就业要优先保障。

及时通报建设情况以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和有关惠民政策。争取他对家乡的建设在项目、信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四是实施离乡人才智力回归工程。建立县外工作的籍知名人才联系网络。加强信息沟通和智力交流。

继续积极稳妥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支农援村”就业援助”进村进社”三支一扶”等就业政策。创业。五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安置工程。抢抓机遇。5年时间引进1500名高校毕业生来我县就业。

六是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以全县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为重点。根据重点项目实施需要。进行重点、集中培养。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并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选拔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到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医院、企业研修深造。

3开展五大主题培训。

一是开展党政干部执政能力培训工程。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以抓班子、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为主线。以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外语等应用知识和技能为培训重点。每年选拔5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市、县两级党校培训。以提升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的职业能力、思想观念、职业操守、文化修养为目的主要实施两项培训计划:一是按照全县公务员培训计划。争取用5年时间将现有干部轮训一遍。二是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基地作用。

二是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程。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重点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教育、信息、金融、财经、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人才。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配套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继续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人才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努力扩大人才增量的同时,盘活用好存量人才。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继续实施好“333555人才工程。五年内培养100名省级专业技术人才,500名市级学术人才,1000名县级科技后备人才,2000名乡镇村级技术骨干。高、中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达到45%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0%

三是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经营管理理念、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目的适应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对全县经营管理人才或后备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学位及对国内外先进水平、先进经验进行专题培训。形成一支具有较强的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为核心。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促进工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建设进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广“定向培养”职教发展模式,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技术工人一专多能,提高实用技能。加快技术工人的知识化进程,不断优化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文化结构。十二五”末使初级、中级、高级(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基本趋于合理,分别达到30%45%和25%

五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依托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实施两项培训计划:一是每年重点培养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通过持续推进“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项目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造就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每年培训一大批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壮大乡村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种养能手和能工巧匠队伍。

4构建三大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人才资源市场平台。努力推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业务整合。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断改善市场的硬件设施,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争取在5年内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服务能力,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基础。

二是构建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依据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人才开发的需要。建成覆盖全区域。发展方便实用的人才资源网络和区域网站。通过网络、网站将人才资源市场与各培训基地、各用人单位联网,配合现代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需求。动态的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信息库。由网络完成有形市场的服务功能,通过网上信息收集与、网上登记招聘、网上办理人事及社保手续等,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平台与市场平台合二为一。

三是构建人才资源培训平台。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继续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以主导产业为导向。以县内外的教育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培训学校、中心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使其成为我县人才资源培训的主力军;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认证机构,积极实施培训项目的开发、开设、管理和培训补贴工作,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经过5年的发展建设,逐步形成与我县主导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要树立正确人才发展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人都可成才、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思想观念,树立人才需要持续投入理念,人才闲置是最大浪费理念,人才流动是消除惰性、保持活力的理念,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优化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上下联动贯通,左右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总体规划制定、重点人才培养、重要政策统筹的人才工作格局。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求,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要加强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实施。积极争取项目。适应发展需求。完成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做好人力资源市场大楼和培训中心工程项目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2个社区和10个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工程,努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与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篇三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实施“三五”南太湖精英计划为抓手,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依托、平台支撑、市场运作五位一体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目标任务。实施“三五”南太湖精英计划,到2011年选拔50名左右的领军人才,建设50个左右的优秀创新团队,并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引进培养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按行业分,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培育和引进40名领军人才和40个优秀创新团队;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培育和引进10名领军人才和10个优秀创新团队。按层次分,培育和引进具有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分别达到5个左右,省内同行业处于拔尖水平的分别达到15个左右,省内同行业处于较高水平的分别达到30个左右。

二、突出领军人才核心,加大重点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

(三)大力引进选拔领军人才。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项目攻关、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等,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企业和留学人员着力引进一批,通过在现有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中选拔认定一批,在“1112”学术技术带头人、“5155”产业英才、省“151”人才工程等培育人选中重点储备和培养一批,努力造就一支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应用开发型领军人才队伍。

(四)努力打造优秀创新团队。以重点创新项目为依托,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机整合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重点建设能够冲击国内和国际科技前沿、善于攻克核心技术的优秀创新团队。通过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和示范,带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各具特色的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科技创新骨干力量。

三、完善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创业创新的内在活力

(五)建立分类动态考评机制。研究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考核办法,对面向市场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的,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评价重点;对从事公益性科研活动的,以满足公众需求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按照分类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创新团队整体业绩质量和发展前景,为分配、奖励提供科学依据。

(六)完善政府奖励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奖励机制。设立政府重点奖励制度,市政府每2年命名表彰一批“**市优秀创新团队”和“**市杰出领军人物”。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允许科技人员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通过合约明确投智者和投资者各自享有的专利发明和相关产品的权益。

(七)健全有效服务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服务中心,把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作为重点对象纳入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多层面的领导联系制度,及时解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建立联络员制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指派专人负责与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联系,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

(八)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资助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九)强化税收支持力度。企业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或加速折旧方法。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扶持创新团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免征相关税费。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大对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的企业研发项目和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的高新技术项目,地方财政给予配套支持。

(十)完善投融资体系。健全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市财政在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建立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探索建立创新型企业融资担保资金,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增加风险补偿的对象和额度。

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推进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

(十一)增强部门工作合力。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推进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县区和市级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宏观指导,政策制定,统筹推进。科技、教育、人事、劳动、经委、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加强密切配合,落实具体措施。

(十二)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开发、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确定一批推进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企业名单,在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分级分类指导,注重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十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大力宣传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弘扬创业创新精神,树立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品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关心、支持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人才队伍建设范文 篇四

以深化认识为先导,明确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我们党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掌握政权的执政党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体现在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上,体现在各级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上,也体现在党政人才的素质上。只有提高各级党政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挑战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的党政人才队伍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使我们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

第三,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改善队伍现状提高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当前,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还存在偏差。党政干部的工作流程往往被描述成“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他们付出的辛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在许多人的眼中,他们只能在人才的“边缘”游走。二是结构还不尽合理。年龄方面,呈“倒金字塔型”(即老中年人多,青年人少),日显老化;能力方面,“老黄牛型”、“守摊型”人才多,开拓型、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培养还不够及时。四是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尽完善。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党政人才的精神状态、素质能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如果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就难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现代领导的要求。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政人才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以执政为民为主线,培养党政人才队伍的政治品质

各级党政人才既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践者,又是各种行政法规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这支队伍与其他类别的人才相比,要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要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主心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良莠混杂、相互激荡,一些党政干部的思想信念发生了动摇,经不住“糖衣炮弹”的冲击,在“灯红酒绿”面前头晕目眩,甚至掉进了封建迷信和邪教的泥潭。因此,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打扫自己思想上的“灰尘”,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转化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要牢记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利民”。要培养对人民负责的人才,建设对人民负责的队伍。要教育党政人才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引导党政人才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打好为人处世的底色;要引导党政人才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保持执政为民的本色;要引导党政人才勤政务实、廉洁自律,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体现立党为公的亮色。

三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业需要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精神振奋,才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所作为。精神不振,只会丧失斗志,一事无成。各级党政干部要坚决摒弃各种畏难情绪和消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蓬勃朝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锐气,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浩然正气。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业务素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要大力加强党政人才的能力建设。当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培养一大批科学决策的高手、驾驭全局的强手、处理矛盾的能手、依法办事的里手、开拓创新的好手。一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二是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处理矛盾的能力。四是依法办事的能力。五是开拓创新的能力。党政机关工作的程序性、规范性特点容易使党政人才忽视创新、不敢创新,这是制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善于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使党政工作与时俱进,充满生机与活力。

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不断激发党政人才队伍的内在活力

机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好的机制可以激发党政人才的内在活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人才的新陈代谢、择优汰劣等问题,保持党政人才队伍的勃勃生机。完善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对干部选用的基本要求,是对传统的计划分配干部、单一委任干部方式的改革。其核心就是在党政人才的“入口”(进人)和“楼梯口”(任职、升职)几个方面体现公平竞争、择优汰劣。在完善这一机制时,一是坚持公开招考制。二是完善竞争上岗制。

2、能上能下的代谢机制。至今为止,党政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格局尚未彻底打破,党政干部“不犯大错不下台、不到年龄不退职”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出现了一些不思进取的“太平官”、不想事不做事的“混事官”,甚至是作风专横的“霸道官”。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党政人才能上能下的代谢机制,逐步推行任期制、末位淘汰制、轮岗交流制、弹劾制和辞职制等,用疏通“出口”的办法来优化结构、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

人才队伍建设范文 篇五

1、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不断提高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

2、抓好培养引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才的需求,省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一手抓农村人才的培养,一手抓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全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在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将农村乡土人才和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人才培训范围,通过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多渠道投入机制,扩大了农村人才的培训规模;在充分发挥党校、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等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有效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拓宽了农村人才的培训渠道;在对农村、农业发展趋势以及农村人才培训需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施教,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互动式培训、订单式培训等培训方式,提高了农村人才的培训质量。近年来,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为农村培养大中专生7万多人,培养绿色证书学员89万人,培训青年农民、村组干部和产业技术人员20多万人,转移培训农民49.7万人,带动社会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204万人。

二是加大引进力度,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为解决农村人才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等不合理问题,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打好人才基础,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引进和输送人才,坚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继续选调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坚持连续5年,每年从大专院校公开选调10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结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进村工作;深入开展“三支一扶”活动,采取政府招募方式,安排大学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近年来,引导30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选派优秀人才到农村担任科技副职,按照按需选派、双向选择、互惠互利的原则,先后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选派了8批共560多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县、市、区担任科技副县市长。坚持实施农村外出人才回归工程,各地通过政策吸引、事业凝聚、亲情感召等多种方式,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村外出人才回乡创业。比如,通城县有10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县里大力引导他们回乡创业,近年来共引进回归项目386个,回乡人才已成为推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推进人才支农,为农村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积极推进人才工作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部门,采取向农村派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校村联建、申办产业基地(工作站)等方式,帮助农村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湖北科技创新院士专家行”活动,先后组织100多人次的院士、专家深入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就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农村和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有力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3、优化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把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优化农村人才创业环境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使农村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和发挥了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创新平台载体。针对农村各类人才特点,结合农村实际,积极探索农村人才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渠道。为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建基地、建公司,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建双带”活动,目前,全省有30多万名农村党员参加到“双建双带”活动中,创建基地、兴办经济实体18万多个,网络农户100多万户。为发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站所职能转变,大力发展农技中介服务组织,不仅提高了乡镇农技人员的服务效益,还为农民专业人才发挥专长和创业提供了新的门路。为发挥农村生产经营能手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他们创办农业企业,兴办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的发展。如,汉川市农村人才成立蔬菜、水稻等各类专业协会60多个,创办各类农业基地近100个,农业企业和经济实体30多家,带动8万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体系,各地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村人才干事创业,在审批办证、立项、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如,红安县建立重点项目资助金制度,对农村人才开发重点项目,给予资助,用于科研、技术发明推广及专著出版、专利申请等;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体系,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农村人才市场网络,消除了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行业等限制,疏通了农村人才的流动渠道;进一步完善了评价体系,在对农村人才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评价上,打破了身份、学历、论文等方面限制,做到“四个看重”,即看重实际操作技能技巧,看重在本领域或本行业中某方面的造诣和贡献,看重给邻里乡亲带来的实惠,看重群众评价,坚持按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评价农村人才。又如,十堰等地已探索出了为农民人才评定职称的有效办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篇六

一年前,中央召开了我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一个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各地各部门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措施力度之大,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热情之高,前所未有。全国人才工作进入了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新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决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领导,整合力量,人才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出台了加强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国家实施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迈出新步伐;加大培养和吸引力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些为我们进一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加深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于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开发、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看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也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对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

明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做好人才工作。要以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为重点,加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谋划和研究,推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组织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为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要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要以完善西部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为重点,加大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以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项长远的、系统的战略任务有序推进。

事业召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要靠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宣传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范文,共有1971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下载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通用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