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行业考察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15:00:0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行业考察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行业考察报告多篇

【第1篇】运管局考察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报告

运管局考察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报告

20xx年5月21日至26日,市运管局出租科组织城区新组建的6家公司赴南京、苏州、湖州对出租汽车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和实地观摩,各公司对“公车公营”经营模式在经营理念上有了新转变,对本公司目前整合和下一步经营管理有了新认识,拓宽了思路,获取了宝贵经验,对如何搞好公车公营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一、南京、苏州、湖州出租汽车市场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南京市现有出租汽车13000辆,主城区8800辆,出租汽车公司18家,主要车型为帕萨特、桑塔纳、爱丽金、捷达、红旗、索纳塔、伊兰特。目前8800辆出租汽车已全部为公车公营。苏州现有出租汽车3203辆,公司为29家,20xx年新增运800车,800辆全部转为公车公营,剩余2403辆出租汽车目前仍为挂靠经营。湖州市城区总人口为50万人,出租汽车公司为9家,车辆数为1501辆,其中最大出租汽车公司拥有241辆,最小公司拥有12辆,目前70%的出租汽车为公车公营。这三个城市都是先后在20xx、20xx、20xx年开始公车公营,南京市公车公营做得最好,目前这三个城市公司化经营已运营7年左右,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出租汽车经营权、产权及车辆设施、设备统一归属企业所有,经营企业对出租车具有完全的支配权和处理权,经营企业承担车辆税费和主要经营风险,驾驶员均为企业员工,服从企业统一管理。

2、管理模式:实施公车公营后,公司成为实体,形成了管理部门——公司——车主和司机的良好运营机制。

3、由劳动部门把关,实行员工制,建立公司和司机合理的劳动用工关系,并为每辆单车驾驶员交纳“五金”,使经营企业和驾驶员都能接受,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由物价部门牵头,确定承包定额。承包合同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格式。

4、为保证驾驶员服务质量和承包合同的有效实施,南京市客运管理处要求每辆单车的驾驶员交纳2万元合同保证金(服务质量保证金),司机一旦违规,公司直接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定扣除资金,避免了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从源头根治了驾驶员不规范经营行为。对公司采用了银行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履约保函的方式,加强对出租车市场管理力度。即经营公司向银行交纳一定的资金,专户专用,企业一旦违规,交通主管部门向银行下发违章通知书,银行根据管理部门的通知书,直接从其银行帐户上划拨资金。

5、苏州市运力投放采用了,“出租车经营权定价出让和服务质量招标方式”,招标的范围面向全国。20xx年苏州市通过招投标引进上海强生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为苏州市出租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其它公司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6、严把从业人员关。南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先经管理部门培训,拿到《出租汽车客运资格证书》后,再由公司聘选。目前南京市外来司机控制在9%,91%为本地出租车司机,既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又减少了外来人员成份复杂,难管理的情况,从而保持了行业的稳定。

7、为使收取出租汽车驾驶员各项费用无异议(包括:gps、清洗座套、服装费等),由出租汽车协会牵头,每月对所收取的费用在南京市“的士之窗”上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从而更好地消除公司、司机之间的经济纠纷。

8、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分配,通过对各公司质量信誉评估确定。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出租汽车公司,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取消下一批出租汽车经营权投标资格,并在媒体公示。同时信誉评估直接涉及公司的信誉度,这与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融资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大大调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9、苏州市通过gps功能与计价器、服务卡相连接,对每辆单车每天的平均收入、行驶里程和乘客的叫车电话及实载率等进行汇总,每年统计出每辆单车的平均实载率,里程利用率和年收入,以此作为每一个阶段新增实力的重要依据。

10、建章立制,发挥公司作用,是搞好出租车市场管理的根本。我们在南京市参观了东方出租汽车公司,该公司现有938辆出租车,驾驶员人数为1773人,公司下设车队、营运管理部、行政部、财务部、合同管理部、宣传部、车辆卫生审验部、车辆维护部等八个业务管理部门,设有二类资质的车辆维修车间、车辆美容护理中心、无线电信息传呼台、出租车司机职业培训中心等经营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团支部、,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该公司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条件较好,质量信誉较高,他们狠抓公司“软件”、“硬件”建设,建立了十七个规章制度,该公司办公大楼整洁、宽敞,设备装备优良、设施完善、车辆回场检查制度、驾驶员安全例会制度坚持很好,堪称一流。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他们建立了信息传呼台、gps监控系统,对加强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方便市民、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了非常 好的效果。据统计,该公司20xx年每天电召的士的人数达20xx多人次,为公司出租车每天增加客源3—5宗,增加营运收益50元左右。

二、实行“公车公营”的优势

从行业管理情况看,南京市客管处出租科业务人员10人(制订政策和办理业务人员下同),湖州客管处出租科3人,苏州市客管处出租科5人。从人员数量上可以看出,实行“公车公营”后行业管理重心下移,公司担负起管理职能,法人治理结构清楚,真正成为实体企业。公司的稽查、投拆、业务受理、违规、培训、例会和文明创建等各项职能和活动全部发挥。南京市东方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立了爱心车队、明星车队。由过去挂靠经营由管理部门强制要求转换为公司主动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压力基本上全部卸给企业,对企业是一种监管、协调、宣传、服务作用。主管部门抓公司,公司抓司机,责、权、利清楚明朗。

三、实行“公车公营”前期存在的问题

1、在通过对南京、苏州、湖州考察学习情况看,前期在实行 “公车公营”工作中,特别是实施公车公营后前三年,主管部门和出租汽车公司都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在当地政府强硬的政策下,事情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2、实行“公车公营”后,由于没有挂靠投资回报快,而且对“公车公营”的司机管理相对严,会出现公司找不到司机的问题,但是,随着体制的理顺,这些问题逐步会得到解决。目前,要想进入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非常难,甚至有许多市领导打招呼的司机,才能进入出租行业。

3、“公车公营”初期,公司运营困难,如南京市出现了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借贷以及银行之间的融资等,这些是下一步我们在搞“公车公营”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4、出租车行业牵涉到国计民生,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市政府应建立应急处置机构,一旦发生不稳定事件,要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以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关于对我市城区出租汽车“公车公营”的思路和建议

1、从合肥、抚湖、江门、惠州、南京、苏州、湖州等地实施观摩情况看,就服务质量和行业稳定性而言,经营权归公司化经营模式,好于经营权归个人挂靠公司的经营模式,而且湖州、苏州剩余挂靠车辆正在进一步向“公车公营”转变,这符合国办发[20xx]81号文件不允许经营权一次性“买断”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的政策。而我市目前所实施的“公车公营”模式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2、下一步工作要围绕提高服务质量,理顺公司和司机关系,坚持新增运力带动挂靠经营循序渐进原则,并通过规范经营权管理,完善政策制度,整顿运营秩序,调整动力结构等,从而使我市出租汽车逐步的规范化。

3、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市城区出租汽车公司负责人在“公车公营”的理念有一定转变,但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今后每年要选出主要负责人继续对外地管理先进的公司经营进行考察学习,以便扎实推进公司的经营的发展。

4、南京、苏州两个大城市引进了上海东方和强生出租汽车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管理和经营中有一套成熟理念和方法,经济势力雄厚,公司具有很高的信誉度,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强,得到了驾驶员的信任和拥护,公司作用发挥得好,在带动了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我市在出租汽车行业发展中值得借鉴

【第2篇】赴温州考察行业协会发展情况的报告

温州经济总量较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经济发展民营化、市场化和产业发展集聚化的特点,与我们佛山颇有相似之处。,温州市生产总值2424.29亿元,工业总产值5319.35亿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45亿元。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排名中,温州的文化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显示出非凡的魅力。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场经济氛围较好发展较快,民间协会(商会)发展历史悠久作用突出。为学习借鉴温州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我市行业协会(商会)的功能作用,促进我市产业加快聚集发展,近期我室学习考察组赴浙江温州等地,就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情况进行学习考察,考察情况综合如下。

一、温州行业协会(商会)的主要特征

温州行业商会(包括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下同)植根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行业商会全力促进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成为温州发展模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温州产业加快聚集发展建立了独特的功勋。目前,温州共有市本级行业商会139家,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异地商会159个。

温州行业商会,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民间性是温州行业商会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活力的源泉。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行业商会的领导人经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这是民主办会的基石,是民间商会成功运作的核心要素。其次,商会经费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保障性和独立性较强。经费来源于会员每年缴纳的会费、理事单位的赞助以及其他捐赠资助、商会开展的服务性收入等三个渠道。第三,商会内部治理机制比较健全,外部监管体制比较规范。《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赋予行业协会(商会)16项职能,为行业商会拓展会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行业商会章程规定了会员大会、理事会(有的商会还设置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议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对商会重要工作的决策都有明确分工。据调查,13.2%的商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理事会,52.6%的商会每半年召开一次,34.2%的商会遇有重要工作随时召开理事会;行业商会召开理事会

的频率明显高于“脱钩”前的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职责明确,监管行为比较规范,如市工商联除对社团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应由业务主管单位把关的重大事项进行把关外,平时不干预行业商会的具体内部事务,商会活动的外部环境比较宽松。

第二,服务性是行业商会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其赢得威信的基础。温州行业商会都把为会员服务放在首要位置,角色定位比较准确,商会凝聚力号召力较强。调查问卷显示,100%的商会开展了信息服务;94.7%的商会开展了维权服务。许多商会都鲜明地亮出了“为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口号,把满足会员需求作为商会工作的着力点,积极帮助会员维护合法权益,为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举办或组织会员参加各种经贸活动,组织开展本行业的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和技术培训,开展新产品维权,牵头组织行业技术职称评定等等。同时,商会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协税护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配合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赢得良好声誉。

第三,专业化是行业商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其强化功能的必然选择。一定的社会组织,其职责功能和活动范围都有自己的边界,这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行业商会的专业化程度也取决于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社会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温州先后成立的一些商会,如民营企业同业会等,由于会员企业行业跨度大,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以致发挥的作用不明显。而那些依托特定行业成立的行业商会,则逐步形成了“行业兴带动商会兴、商会兴促进行业兴”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商会内部机构设置也有专业化的趋势,如温州服装商会就在内部设立了设计师、女装、休闲装三个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这三方面的会务拓展。

第四,专职化是行业商会的发展前提,也是其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温州绝大多数行业商会都聘任了专职秘书长,秘书长再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等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行业商会工作人员的专职化、公开招聘制正成为一种趋势。从年龄结构看,行业商会专职工作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46.03%,36至60岁的占28.58%,60岁至70岁的占20.63%,71岁以上的仅占4.76%,老、中、青搭配基本上比较合理。从学历看,大专、高职以上的占57.93%(其中本科以上为18.23%),高中、中专占39.69%,初中学历的仅2.38%。从人员来源看,年轻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商会,负责日常工作的秘书长或副秘书长有42.1%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自企业的离退人员占34.2%,这部分人热心商会工作,在党政部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行业商会管理的自我评价看,多数认为商会管理有序、组织性强,其中认为行业商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工作做的很好的占21.1%,较好的占65.7%,一般的占13.2%。此外,行业商会党建工作开展得比较好。有76.3%的行业商会建立了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党员数3名的占20.7%,4—10名的占31%,10名以上的占13.8%。从商会工作人员的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占42.06%,共青团员的占23.02%,两者合计为55.08%。

二、温州行业商会的职能作用

改革开放后,温州行业商会在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的带领下,立足服务,致力创新,在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发挥了独特的职能作用。

一是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行业公共服务是温州行业商会的拳头产品。大多数行业商会建立行业网站或专业站点,为会员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所有商会都创办了会刊,定期向会员发送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不少商会还积极为会员企业开展职称评定服务,进行员工培训。如服装商会于筹建了温州服装行业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下辖“一校一馆三中心”:温州服装技术学校、服装图书馆以及设计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积极为服装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装商会还同温州大学联合创办了国际服装学院,专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行业自律职能。温州行业商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不遗余力地进行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自我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开展质量自律。如电气、合成革、鞋机等行业的50多家会员企业参与制订并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己达50多项。开展知识产权自律。如五金商会于11月成立锁具维权委员会,制定《锁具维权条例(公约)》,规定每月10日为维权日。开展环保自律。如合成革商会继在全行业推广dmf回收装置并取得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后,又在全国率先建设合成革固废(残液)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展诚信自律。如合成革、服装等商会订立人才流动公约,极大地克服了企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在行业内企业之间频繁跳槽、泄露商业、技术秘密的现象,维护了企业自身权益。

三是行业整合职能。温州行业商会在促进行业集聚,推动行业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助申报了一批“国字号”的基地。温州先后获得了“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拉链之乡”、“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泵阀之乡”等国家级响亮名片。催生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如温州家具商会在苍南县建设温州家具产业园区,目前首批企业己经入园;温州服装商会外贸服装分会在平阳县建设外贸服装生产基地;温州五金商会在欧海区征地1000亩,建设“中国锁都”产业园区;灯具商会计划建设温州灯具产业园区。

四是应对入世职能。温州因为自身产业特点及其他因素影响,成为国外对华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涉案地区。据统计,入世后到8月,温州先后有眼镜、打火机、鞋类、低压电器等20多种产品,遭遇来自西方国家提起的贸易壁垒案32起,涉案金额3.74亿美元。为此,温州行业商会发挥独特的“前台”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应诉18起,胜诉11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五是拓展市场职能。温州商会运用各种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各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服装商会从1997年起,除了每年在本地举办展览会外,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抱团”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叫响“穿在温州”,大大拓宽了温州服装的销售渠道。在商会的努力推动下,温州服装行业产值从商会成立之初(1994年)的几十亿元,猛增到的400多亿元。

六是协调关系职能。帮助企业协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成为温州行业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前些年一些眼镜生产企业因使用外方进口商授权的“ce”标志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europeenne),拥有“ce”标志的产品可以合法地进入欧盟统一市场,多次被有关部门查处,严重影响了产品出口,眼镜商会及时代表企业反映诉求、参与协调,多方联系认证机构,集体进行认证,保证了温州眼镜的正常出口。瓯海皮革商会成立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瓯海瞿溪牛皮市场中购销和生产环节中的经济纠纷,几年来为会员企业调解纠纷100多起,标的额5000多万元。

七是维护权益职能。温州商会通过维权,不仅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也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如1997年安徽省蚌埠市某些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国道线设卡查扣温州货车20辆,托运商会闻讯后,马上派人星夜驱车赴皖实地调查,积极协调各级政府,最后在国务院纠风办和安徽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扣车事件迅速得到满意解决。托运商会还乘此东风与《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一道,对吉林泅平、河南西峡等地类似情况进行调查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制止公路“三乱”,维护了温州托运业的合法权益。

八是参政议政职能。温州行业商会积极反映会员呼声,开展对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参与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向政府提出有关本行业发展政策方面的建议。如服装商会提出行业发展战略,被市政府采纳,特别是关于建设“中国服装名城”的建议备受市政府重视。

九是思想教育职能。温州行业商会的出现为工商联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组织基础,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创造了场所载体。许多行业商会通过会刊和会员大会、理事会,进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会员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市纺织品商会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市服装商会党建工作经验在省民企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得到充分肯定。

十是回报社会职能。温州行业商会积极牵线搭桥,组织、推动会员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回报社会。如各行业商会在市工商联召开的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动员会议上,现场为地震灾区捐款近200万元,同时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募捐救灾,共为灾区捐赠款物合计1.16亿元。

三、温州行业商会率先发展的原因分析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温州商会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除了共性的原因外,也有自身独特的因素。

第一,温州民间行业商会的蓬勃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晚清直至民国,温州的民族工商业就比较发达,民间同业公会商会也比较活跃。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民间商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温州民间行业商会的蓬勃发展,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民营企业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直接催生了温州的行业商会组织。基于生存的需要,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出于防止中小企业内部出现随意降价、假冒伪劣等恶性无序竞争现象,提出建立行业性组织,以规范同业竞争,防范和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基于扩张的需要,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要形成团体并以团体的名义去保护同行企业的共同利益,参加国内外产品展销订货会、博览会等,形成集聚效应。基于维权的需要,行业商会对于切实维护行业自身利益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沟通的需要,行业商会较好地架起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反映利益诉求。

第三,温州民间行业商会的蓬勃发展,是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在社会领域的表现。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为民间行业商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撑。首先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推动温州行业商会的创造性发展。其次是“注重人脉、趋向抱团”的精神,促使温州人善于利用地缘、业缘等关系结成彼此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也是温州人在全国率先形成行业商会、切实发挥商会作用的重要因素。

第四,温州民间行业商会的蓬勃发展,是党委政府支持和工商联积极推动的结果。温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组建同业公会加强行业管理试点的意见》、《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实行安全生产自律管理的意见》、《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业协(商)会规范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行业商会、协会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行业商会创造了难得的政策环境。

四、温州行业商会发展给佛山带来的启示

温州行业商会的快速发展及其职能作用的良好发挥,给我们佛山行业协会加快提升发展,推动行业协会更好为企业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温州行业商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行业商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为行业商会成长所营造的扶持政策措施和宽松发展环境。温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行业商会发展工作,制定了扶持政策措施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引导和促进了温州行业商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早在1989年9月,温州市政府就批转了市体改委、市工商联《关于组建同业公会加强行业管理试点意见的报告》,提出“进行试点,发挥民间经济社团的积极作用”。1999年,温州市政府创全国先河,发布了《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重申了民间商会的社会团体法人地位,对其办会宗旨、原则和方针、设立条件和程序、组织机构和职能、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监管体制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民间商会走上了有规可依的发展道路。之后,温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实行安全生产自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业协(商)会规范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温州市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对外地温州商会工作指导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在外温州商会规范化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行业商会、协会工作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就引导行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化商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外部环境、布局结构、覆盖面、运作管理、职能赋予、考核奖励,加强市领导联系行业商会、协会工作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对温州行业协(商)会的培育、发展、规范、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工商联积极创新工作,锲而不舍地抓发展、抓引导、抓规范、抓提高,形成了一系列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发展行业商会的思路,包括“五自组织原则”(即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五自活动方针”(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求发展),“三为服务宗旨”(即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等,创建了“会员办会、服务立会、经济强会、人才兴会”的独特发展格局,对于促进温州行业商会的程序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和国际行业协会接轨,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对行业协会发展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政策措施上予以扶持,在发展资金上予以帮助,在人才培养上予以重视,在体制机制上予以完善,真正让行业协会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快速发展。

启示之二:为企业搞好公共服务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服务同业企业是行业协会的生命之源。温州的实践证明,不能为同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协会,是没有生命力的协会,其发展是难以为继的。温州行业商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走在全国前列,正是抓住抓紧了“提供行业公共服务”这个核心要素。“凡是会员企业需要的服务,行业商会都会尽心尽责去做”,已经普遍成为温州行业商会的共识。行业商会不仅积极向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协助同业企业申请搞好各种质量论证;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制定行业服务、维权公约,调解行业纠纷,组织企业组团参展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开展国外贸易壁垒的应诉;而且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沟通,及时向政府反应企业的意见和诉求,协助政府组织企业或园区申报国家级生产基地,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或计划。通过为同业企业搞好公共服务,积极维护企业权益,温州行业商会在广大企业中树立了威性,提高了地位,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同和信赖,得到了企业的真心拥护。因此,我们的行业协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为企业搞好公共服务”这个牛鼻子,切实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方式方法,使行业协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正使行业协会成为企业的贴心人、大管家,不断提升行业协会的地位作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启示之三:市场化运作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命题。市场化运作是温州行业商会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其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后,温州行业商会的再兴起与大发展,是温州市场经济大发展和民营经济大飞跃的必然结果。考察中我们发现,温州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行业商会的兴起提供了最为肥沃的土壤。催生于民营经济并以之为根本依托的温州行业商会,沿着民营化、市场化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温州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特有的功勋。温州市各级政府除了通过扶持政策措施或必要的引导之外,商会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职责明确,监管行为规范。如市工商联除了对社团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应由业务主管单位把关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助把关外,平时不干预行业商会的具体内部事务,商会运作的市场化环境比较宽松。温州行业商会的领导班子实现了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运作经费基本由会员邀纳并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内部运作管理机制日渐完善,逐步走上了一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发展新路子。这种依托于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基础上的温州行业商会的民间性、服务性、专业化和专职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于我们推进行业协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启示之四: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协会实际上代表的是同业企业的综合利益。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加强同业企业的行业自律。可以说,没有行业自律,行业的秩序就会陷入混乱,同业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改革开放早期,温州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其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比较明显,相当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行业无序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温州产品形象,障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温州政府大力推进“质量立市、名片兴市”,用铁腕打击假冒伪劣,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温州行业商会大力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比如先后开展质量自律、知识产权自律、环保自律和诚信自律等等,重塑了温州企业的良好形象,极大地维护了同行企业的权益,促进了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是行业协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推进行业协会发展,就必须制定完善并切实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在市场准入、同业竞争、产品质量、市场交易、企业诚信、社会责任等方面,规范同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共同促进企业利益、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企业兴,协会兴,行业兴,经济兴,地方兴”。

启示之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民间行业协会能不能发展起来,发展得好不好,与政府部门愿不愿放权,放多少权,是紧密相关的。温州行业商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是温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胆向行业商会放权让利的客观必然。早在,温州市政府就明文规定了行业商会发展的16项具体职能,推进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将部分职能下放或委托给行业商会来行使。,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在全市工业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更大限度地发挥行业协会的特殊作用,对政府不该管,但从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来看,又需要有人管的事务,都应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政府需要管,但是单靠政府难以管好或者政府管理效率较低的事务,可以由政府委托给行业协会去做。”在这种相对宽松的职能环境中,温州行业商会的职能逐步扩大完善,功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商会自身也实现了较快发展。温州的实践表明,发展行业协会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将部分不该管、不能管、不适管、管不好的职能下放或委托给协会来行使,做到政府不与行业协会争权夺利,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地位,赋予协会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3篇】道路客运行业素质的考察报告

道路客运行业素质的考察报告

(一)基础情况

1、文化结构。我县共有持证乘务员276名,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为189名,占总数的6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为87名,占总数的32%。2、年龄结构。全县276名乘务员中,40周岁以上者为89名,占总数32%;30-40周岁者为121名,占总数44%;30周岁以下者为86名,占总数31%。3、政治面貌。全县乘务员队伍中,共有党员12人,团员3人,且长期未能参加组织生活,处于同组织游离状态。4、人员来源。全县乘务员队伍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有企业职工,有下岗失业人员,有农民子女,有无业人员,有学生等。5、从事本岗位时间。从事乘务工作3年以上者占总数70%。每年以10——20%的幅度增减更替。变化频率较高。

(二)利益因素对乘务队伍的影响

1、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乘务工作一般是指在车上进行的服务工作。而如今乘务员所进行的工作,其重点不是在车内,而是在车外,不是面向旅客服务,而是重在揽客。君不见,站内站外,或逢有路旁有人,乘务员都要凑上去喊人。这些乘务之外的功夫,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客运经营者们把追求实载率、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乘务人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这样一来,车上的乘务工作反而成了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了。揽客喊人成为了乘务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反对也不应反对经营者们对于利润的追求,因为营运客车本身就是商业性,不赢利谁干?但是如果乘务工作以金钱为图腾的话,势必使乘务人员的趋利性过份地滋长起来,导致凡事皆以利论。在以利益为先决的情况下,人的思想、行为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吗?分析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当前以揽客喊人为主要手段的这种乘务模式中,势必会产生本未倒置的现象,乘务工作的服务程序、服务规范以及文明服务等项要求就会得不到重视和具体落实,这样就有违于乘务工作当中“为旅客服务”的宗旨,同时还会带来毒化和污染乘务人员思想的副作用。

2、从乘务人员的来源及其关系构成上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形:(1)乘务员本身就是车主或经营者;(2)车主或经营者的直系亲属;(3)车主或经营者的近亲;(4)车主或经营者的朋友或合伙人;(5)单位职工或其子女。前4种情形可以说是承包经营和个体经营中带有普遍性的,后一种情形则是在公车公营的条件下存在。不管何种状态,乘务员必须是营运利润的关系密切者和最负责任、最忠实可靠者。虽然,这种关系表明在乘务员配置上还处于一种低层次的、较为原始的状态。这种做法肯定有其这样做的道理,但却造成乘务员配置家族化,没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乘务员配置上所应实行的择优原则。

(三)乘务人员素质不高的种种表现

在日常营运过程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都是由于乘务员素质不高造成的。例如我们常见的不按规定着装,不使用文明用语,收钱不给票等,严重的还有粗暴待客,欺蒙旅客(例如明明车上已客满,仍谎称有座位),高价宰客等。由于乘务员每天处于独立工作中,决定他(她)们工作优劣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她)们的基本素质。因此,如何提高乘务员的素质是实现乘务工作规范化、提高文明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二、提高乘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于提高乘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市场竞争的需要

近些年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铁路客运一次次的大提速、航空客运机票价格一再打折......各种运输方式为了生存和发展使出浑身解数,服务战、价格战硝烟四起。再回头看看道路客运,班车再也不是一枝独秀,出租车蜂拥而上,旅游包车等逐渐崛起,整个客运市场已被各方瓜分、蚕食。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就是森林法则,你弱就会被别人吃掉。道路客运虽有门到门运输的先天性原则,但服务质量差仍是软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客运市场中立稳脚跟,保持市场份额则是当前首要任务。班车客运要想提高服务质量,任你硬件再硬,车辆再高级,没有一支好的乘务员队伍是不行的。乘务员的服务表现是客运服务水平的标志。

(2)旅客出行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也由温饱型的小康型过渡,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再也不是空想。过去人们乘车在基本种意义上讲仅仅是克服空间阻隔实现位移达到旅行目的地的'需要,能走就行,能到就行,往往对车内拥挤、没有座位等情形不敏感。而今人们出行时不仅要求走得了,还要求走得好;物质享受了,精神上也要享受,既要快捷舒适,还要赏心悦目,对客运服务工作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现在的旅客再也不是当年被乘务员哧来崩去抢白一顿不敢作声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和自信心、自尊心的加强,乘务员如若再给他们点气受,他们是肯定不服务的,说不定还要和你对簿公堂。旅客的层次提高了,乘务员的层次还不提高,行吗?

三、提高乘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造成乘务员队伍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只要能数钱就能当乘务员;有的企业老总多年来在工作中存在重驾驶员、轻乘务员的倾向,对乘务员的教育、培训投入甚少,往往走走过场,混个上岗证完事。而乘务员一旦上线,“一个箩卜顶一个坑”,被牢牢拴在车上,没有节假日、休息日,更谈不上脱产学习、培训了。因此,提高乘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必须对此问题重视起来,尤其是客运企业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要把提高乘务人员综合素质当成企业乃至行业的重大发展战略,认真抓紧抓实。其次,要尊重事物的客运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操之过急。要制定一项长期战略计划,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监督保障机制,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目标、有标准、有考核、有检查,并将此问题与新一轮客运班线招投标联系起来,真正落到实处。关于如何提高乘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有如下方法和途径:

(1)加强对乘务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首

先对乘务员进行五爱教育,增强乘务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乘务员爱企业、爱岗位。其次,要开展文明服务教育,让乘务员知晓文明服务是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提高乘务人员文明服务的自觉性。

(2)加强培训、考核工作

1、建议由市交通、劳动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一所面向全地区

的、专业的乘务员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其任务是培养新乘务员和对在岗乘务员进行轮训。对培训考核合格的乘务员由主管部门颁发全国统一的证书。

2、由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统一教材和编制教学大纲。乘务员教材当中应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和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增加教材的技术含量、理论含量。

3、管理部门、客运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乘务工作岗位练兵,举办演示会、交流会、业务竞赛等。

(3)加强乘务员的管理

1、提高乘务员准入的门槛,严格乘务员考试、录用程序和

标准,定期考核,能进能出。

2、建立乘务员轮训制度,规定乘务员每年必须脱岗轮训7—15天,轮训期间工资待遇照常,企业不得苛扣。

3、制定乘务员录用标准,包括年龄、身体、文化程度等。

4、建立乘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对优秀乘务人员给予奖励。企业要关心乘务人员的家庭生活。

5、给乘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首先规定每个企业应配备超过其拥有车辆台数10%以上的乘务员;以实现乘务员轮休、轮训;其次,取缔站内外喊人行为;再次,因超员而造成服务水准大打折扣的事不少,应建立抑制超员的长效措施。

综上所述,提高乘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市场竞争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旅客出行的需要,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客运企业和管理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尽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建立长效机制和短期突击相结合的乘务员培训机制,切实抓紧抓好,方能应对未来市场挑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行业考察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行业考察报告多篇范文,共有1492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行业考察报告多篇下载
行业考察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