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梁家河》有感

发布时间:2023-02-18 15:48:0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读《梁家河》有感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认真读完《梁家河》一书后,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的坚韧不拔精神,七年知青岁月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一步一步成长为全党核心、人民的领袖。

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动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蕴含大精神。

艰难困苦,铸就初心。那个年代,在偏僻、贫困的梁家河,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才算是融入生活;白天干一天活儿,到了晚上点上煤油灯看书到半夜,才会有精神充实;打坝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才可能熟悉农活……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青年习近平先后写过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别人是从零开始,他要从负数开始。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中,他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正是这段艰苦岁月的磨炼,正是长时间同人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让习近平从一个迷茫少年成长为胸怀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在困境中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迈出了“天将降大任”的关键一步。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又一次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坚守梁家河,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幸福生活都是干出来的,他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帮村民修厕所、办识字夜校、教村民学写字,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还将自己最珍贵的物品赠送给他们。他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老乡们称赞他是“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是“贫下中农的好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与他在陕北农村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从那时起,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人民中间,融入了人民、与人民永远在一起。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和陕北人民阔达包容的集体人格,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源所在。可以说,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原点,它深深地扎根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扎根在深厚的人民群众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word该篇DOC格式读《梁家河》有感范文,共有116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读《梁家河》有感下载
读《梁家河》有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