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共12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14:11:4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2篇《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相关的范文。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共12篇)

篇1: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也阅读过他的两本写给两个女儿的书――《妞妞》和《宝贝,宝贝》,这是我阅读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着作――至少我不这样认为。这是周国平的随感,是一本由语丝集合而成的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点地阅读。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精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人到中年,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丽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篇2: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最新随感《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从价值观方面来告诉我们要注重的是内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读了这些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很多时候在被我们自己浪费,我们的不快乐是由于价值观有了问题,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生活,多关注我们的灵魂,我们会走出痛苦的深渊从而做一个快乐的人。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这样从人性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成功就会像优秀的副产品一样不期而至。其实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读了这几句话,我如醍醐灌顶,知道了丰富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快乐的源泉和坚强的基石。

面对复杂纷扰的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追求什么,面对沉迷网游和电视的学生和孩子,我们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可周国平的几句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说: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当我们努力了却没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懊恼、或者抱怨,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懂得了这些,我们还会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吗?谁也不想去和自己过不去,从而成为一个对人生无知的人,所以当我们再次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坦然的面对,不会让自己载到痛苦的深渊里去品尝心酸的滋味。

他还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作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这样我们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完美,他这样写到: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由于不够完美而痛苦,看来,这种做法是对生活的无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和人交往的困惑和痛苦,周国平这样告诉我们:世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为你不能支配的别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还想一想,不义的人一定会做不义的事,只是这一件不义的事碰巧落在你的头上罢了。你这样想,就会超越个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当做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材料,在于不义作斗争时你的心境就会光明磊落得多。懂得了这些,你还会由于别人的误解、无理取闹等等而痛苦吗?当然不会。

讲到这,我想我已不用再往下讲,更精彩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等待大家自己去阅读,相信这本书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领悟、感受和思考。

篇3: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一书是周国平先生从20xx年到20xx年以来所思所想集结而成的,是继《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之后的第四部随感集。其核心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兼及人性情爱、教育文艺及个人生活等,语言通俗易懂,每句话都充满着人生百味,同时它更像是一本哲学字典,为你所面临的困惑带去源自生活的解悟。最初了解这本书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他那句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一下便喜欢上了,在网上关注了一段时间,终于买下了作者的全套四本书,快递将书送到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的将它拿在手中,书的装帧平实淡雅,几支弯曲的树枝和几片心形的叶子,封面下面配着作者剪影和上面那句经典的话语。

这是一本散文形式的随感,全书共39篇文章,核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思考了何为生命和灵魂的本真,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下面挑拣一些和大家来分享。

价值观问题: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常说常见,但是有多少人能明确表述自己的价值观?人到中年了,难免有些心浮气躁,疲于应付,真正静下心来读一些好书,整理整理自己的心绪的时光并不多。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该怎么活着才不至于年老的时候后悔,说到底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对个人来说,价值观决定了人生境界,对国家来说,价值观决定了文明程度。在我的潜意识里面,价值观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被具体化了,他说哲学就是价值观,柏拉图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善”,作者理解这个“善”有两个层次,一是快乐,即幸福,二是正当,即道德,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贵。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长期以来,财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光芒万丈的词汇,成了从政府到个人所追求的第一目标,我们往自己的背囊中放入了太多的东西:金钱、名誉、财富、地位??,背负在日渐沉重,及至步履艰难,仍不肯放下。在前行中我们丢失健康、亲情、与自然交融的生命的快乐,也忽视了智性、情感和信仰的精神快乐。作者告诉我们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这两者都离不开智慧,首先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把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当成第一目标,把成功当做优秀的副产品,这是最恰当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获取成功,或是坦然的面对成功。

现在我们还经常说的就是“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没有时间思考等等,这都是我们很忙的表现,但我们都忙了什么,好像有些讲不清。是我们自己将自己置于一个忙碌的状态里,忙的焦躁,忙的无奈。作者在平常心这篇文章中对“忙”也给了自己的的界定:一是要忙得愉快,二是要忙得有分寸,

不要忙昏了头。在现代社会里,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为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所以要到警觉到这种常态不是正常专题,在忙碌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在忙碌中保持心的从容,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少些功利心、贪心、野心,多些善心,闲心,我们是要追求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但是,能否做到最好,取决很多因素,这个过程里面,只要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该坦然接受,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但这并不是纯然的消极,而是用平常心看待。

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将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教育分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当前的这个大教育环境里面,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我们依然努力的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断的对孩子灌输着各类知识,辛苦着自己,也累着孩子,我们一味的做,却没有真正的想过,这样做达到我们的预期了吗?当有一天,我们停止这样灌输的时候,当现有的知识更新换代的时候,他们还能不能适应?能不能自主的学习?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教育就是完全渗入你身心的原理,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名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良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对孩子的付出,到底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才是最好的。工作也是一样,我们不单单是要记住那些知识、执行文件要求,更是要有将现有理论与我们面对的实际相结合。

只有你自己做了父母,品尝到了养育小生命的天伦之乐,你才会知道不做一回父母是多么大的遗憾;只有你走进了书籍的宝库,品尝了与书中优秀灵魂交谈的快乐,你才会知道不读好书是多么大的损失。读书,是与智者的精神对话。阅读经典,就是与伟大灵魂的交谈。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失去便永远不再拥有,让我们学着把心安顿好,把命照看好。

篇4: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寒假闲来无事,又不喜外出,常常扃牖而居,偶然看见书架上放有一书,为其名所动,遂拈来读之。

此书为周国平先生所着,正如他早书中所说的:“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读完他的这一本随感后,我也想写点什么,哪怕真的与本书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发芽破土。

诚然,这本书让我在新春佳节的熙熙攘攘中寻得了一份静谧和从容,把心安顿好,然后诗意的栖息,注重内在修养。周国平先生本身是学哲学出身,对生活,对人生,对世间百态都看得很实在,很透彻。在他看来,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最恰当的态度是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这个优秀是做人的优秀,由此我联想到了稻盛和夫经常提起的那个问题:作为人,何为正确?很多人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成功,而忘了如何做一个拥有优秀人格的人,实为可悲。

我觉得,无论我们想做什么事,要干什么事,都应该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加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养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目的是做人。如果能够明白和贯彻这一点,做事时就会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周国平先生还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曾国藩也说过:“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其深意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心安顿好,也是是为了更好的启程。《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篇5: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作为周国平先生的第四本随感集《把心安顿好》,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xx至20xx年间。

作者在《序》中这样概括近几年他的价值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也是作者将这本随感集定名为《把心安顿好》的主要原因。

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以前只是零星地接触。这一次读他的《把心安顿好》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接触到了他的整部作品。这本书从《价值观》一文导入,谈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价值观的问题自始至终都贯串在整个作品之中。在《价值观》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该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作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在审视人生及其意义的时候,我始终觉得他的内心很淡定。这种淡定来

自于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来自于踏踏实实地把平凡的生活真正过好。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凭借自己丰富的心灵、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并解剖着我们平凡的生活。作者在《内在生活》一文中这样论述: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作者的心灵是丰盈、快乐而坚定的。

把心安顿好,一个人也只有把心安顿好,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所沾染。同时,他自然会凭借这种精神的快乐定力来抑制外在的干扰。在评价当前人们价值观的时候,作者这样说:真正可惊异的是,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竟然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的都是一个字:钱!钱!钱!钱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们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欲望迷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静下以来,认真对待平凡的生活,从经历中、情感上、感悟里去丰富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层次的境界。通过追求精神的内容达到精神的快乐,这才是作为万物之灵的最高境界。

面对教育,周先生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问责今日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要的价值。在孩子发展这一方面,周先生还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他对当前的应试教育这样斥责:从长远来看,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生长远比一纸文凭重要。他还这样担心孩子们将来的价值观: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将会以怎样的可怕方式显现出来。教育的体制不改,寄生在教育中的许多弊端真是很难改变啊!

把心安顿好,我们每个人是否真把自己的心安顿好了?我们以怎样的价值观及方式才能把心安顿好?这些都是当今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篇6: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最近读了我们教研组长推荐的周国平写的《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从价值观方面来告诉我们要注重的是内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读了这些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很多时候在被我们自己浪费,我们的不快乐是由于价值观有了问题,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生活,多关注我们的灵魂,我们会走出痛苦的深渊从而做一个快乐的人。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

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这样从人性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成功就会像优秀的副产品一样不期而至。其实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读了这几句话,我如醍醐灌顶,知道了丰富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快乐的源泉和坚强的基石。

面对复杂纷扰的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追求什么,面对沉迷网游和电视的学生和孩子,我们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可周国平的几句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说: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他还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

作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这样我们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读书,是与智者的精神对话。阅读经典,就是与伟大灵魂的交谈。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就是要与人们交流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时时翻阅,希望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获得更多的灵感和顿悟,不断充实自己生活。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失去便永远不再拥有,让我们学着把心安顿好,把命照看好,让生活充满智慧,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篇7: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克拉玛依第二小学   轩俊霞

培根论读书提到:哲理使人深刻。身为女孩子却不怎么喜欢哲理类作品,总觉得那都是讲各种价值观,老生常谈又矫揉造作的,其实是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罢了。无独有偶,一位我敬佩的长者赠予我周国平先生的书,其中一本就是《把心安顿好》,舍友也有相同的一本,于是我想也许我该读读了。

曾读过周国平先生的札记《妞妞》,对生病女儿的那种心疼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让每个读者都很揪心,读这本书时,又是不相同的感受。“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平实,简洁,精准,意深的语言,如流水般静静地流过心灵深处,让我对人生,生活,(www.fwsir.Com)物质多了一些认识和想法。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当我们努力了却没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懊恼、或者抱怨,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懂得了这些,我们还会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吗?谁也不想去和自己过不去,从而成为一个对人生无知的人,所以当我们再次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坦然的面对,不会让自己载到痛苦的深渊里去品尝心酸的滋味。

他还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作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这样我们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完美,他这样写到:心中有完美,

篇8:《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内容简介:本书是周国平2006-2010年的最新随感集,也是继《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之后的第四部随感。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作者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如今的读书写作和亲情友情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另一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www.fwsir.Com)只有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才会达到内心真实的满足。周国平的价值观清晰而坚定,所以,他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翻阅完全书,前半部分却含盖了所有。所谓“价值观”――灵魂。简单的人生并非没有追求,并非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澈明朗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不会再真正拥有。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让生命充满智慧,在忙碌的尘世中也不忘忙里偷闲,让心澄明。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心安顿好,比什么都好。简单,幸福。

篇9:把心安顿好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充满哲学气息的随感类语言书籍。收集了作者周国平老师2006年到2010年间一些关于价值观问题的零散随感文字。

如果单纯像看故事书一样从头到尾的去阅读,似乎感到很乏味。因为字里行间,找不到故事情节,前后文之间也找不到关联性的线索。但细细品读每一段文字,都独立的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每一个段落都是一节优美而深邃的篇章。

读周国平老师的文字,需要细心慢读,需要专注思考。每个短小精悍的篇幅里都深藏着博大精深的道理于其中。

这本书共分39个章节,来汇集其这些年的点滴语言。每一个章节好似日记,也似心得。每个点都借助现实生活的背景题材,用周国平老师那娴熟的哲学思维,切中要害,剖析本质,宣扬普世价值观。

本书最经典的一个观点就是书名----《把心安顿好》。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品牌一样,将一粒粒细小的珍珠串联成一副精美的项链。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主要的取决于是否把心安顿好。如果把心安顿好了的话,命自然而然就照看好了。所以,把心安顿好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修行的主要内容。

生命的偶然和脆弱,本属大自然的常态。当人有了思维以后,欲望和想法没有了边界。而当脆弱的躯体承载无边的欲望时,心是不能安顿的。心不能安顿时,人就不得安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

所以,把心安顿好了就能幸福。

把心安顿好,就是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日子,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周国平老师以价值观为纲,每一个章节都是在指引我们如何安顿自己不曾安顿的心。

看了这本书,更加坚信哲学对我们思维观念训化的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融会现代哲学工具,指导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是我们学会把心安顿好的理论保障。

看了这本书,更加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就是一个与高级灵魂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越阅读,就越知道世界之浩大,就越知道自己之渺小,就越能提升自己能力。

看了这本书,也更加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周国平老师,6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可以说当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材生。但周国平老师的一生,就是阅读与书写相伴的一生。书写成就周国平老师伟大一生的重要法宝。不去清点他写出了多少本书,就拿这本书为例,都是周国平老师平常的一些点滴书写记录,日积月累,就可以汇总出一本书。几十年如一日的书写习惯,不但记录着他一路来的思维记忆,更能提炼出他清晰的思维方向。长期具有书写的习惯,该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能力啊!

看了这本书,感受到周国平老师身上具有那种天然的反省反思的习惯,这种善于思考的习惯也是特别助人成长的。生活-阅读-思考-书写,这样反复重复的生活模型,就是伟大思想的产生地。周国平老师不愧为当代作家、学者、哲学家。

把心安顿好,周国平老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范。通过“生活-阅读-思考-书写”这个模型,反复锤炼。驿动的心终将会安顿好。心安顿了,你不幸福才怪!

通篇随感,也有很多是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比如:金钱社会的浮躁、教育体制的弊端、官场贪官的无厌、传统文化的淹没、道德体系的错乱,等等。周国平老师的语言里充满的忧虑、痛心,甚至嫉愤。好像能看出他“愤青”的影子。

但是,正因为他敢于表达情绪,并善于书面表达,所以他找到了心灵对话的窗口。将心思书写出来,心情就畅快了,心灵也就安顿了。

所以,当你心里空落无聊时,就捧上一本书来阅读填充吧!当你心里压抑堵塞时,就拿出纸笔来书写抒发吧!(舒永华)

篇10:把心安顿好读后感800字

周国平先生是我熟悉的一位伟大作家,更是一位人生的导师,也是学贯中西的哲学家。在大学时代,我拜读过他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为妞妞的逝去而伤心不已。

赵校长推荐我们读了他的《智慧引领幸福》和《生命的品质》两本书,更是感到周国平先生像一位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和怎样提升生命的品质,让我们在大师的教导下学会思考智慧、幸福、生命等终极问题。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我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为了更好的汲取周国平先生的思想,正逢“十一”长假,便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他的随感集——《把心安顿好》。当我还没有翻开时,就被封面上沉思的先生和他的话吸引了。他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句话深深地刺疼了我,我扪心自问,我把命照看好了吗?把心安顿好了吗?我的人生圆满吗?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的夙愿,更是我的理想。这种情感来源于家教,也来源于村里长辈的勉励。我生长在一个潍坊白浪河沿岸的小村庄,但这个小村庄却人杰地灵。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家,有建国后五六十年的清华生,有八九十年代的西安交大、中国医科大的大学生,正是这种学习的氛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大学。在2000年的高考中,我考上山东省重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但专业是非师范的,多少有点伤感,但毕竟是师范,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到地理教育专业班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为将来奠基。那是的我,真的对知识充满渴求,对工作充满向往,对人生充满美好。

工作近十年了,工作如清水一样平静,没有了激情,更没有了当年渴望知识的热情,心似乎一直在漂泊着。但当读到《把心安顿好这本书时,我的心才有了着落。我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既然是成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把心放在教育上。虽然在教育孩子上,出现过或多或少的过错,但我的核心教育方式没有变,那就是爱你所教过的所有孩子。而这种“爱 ' ,也让我获得了快乐。真正的快乐源于精神,而不是物质。教师更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这样的快乐。今年的教师节,是我教育生涯中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大二学生的珍贵礼物。他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学生,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记得在高一时,我走进教师,班长喊完起立后,仍有一个学生坐在座位上,正在专注地写毛笔字,我当时特别生气,竟然有这样的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当其他同学坐下后,我走到他跟前,或许是同桌提醒了他,这个小男孩抬起头,满然地望着我,有点不知所措。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道歉,特别是当我看到他写的毛笔字时,更觉得他在这方面是有造诣的孩子。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然后向他笑了笑,便回到讲台,继续我的课。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逐渐淡忘了。后来,这个小男孩考上了聊城大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他们邀请我过去玩,我欣然过去,看到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他们向我敬酒,席间说着大学里美好的事。我的班长说:”老师,张勇的毛笔字很好,现在是大学里的书法学社的社长,你不索要一幅字吗 ? “我一向是不便向学生开口的,但今天班长提起来了,我就试试看。张勇非常高兴地说:”正是那堂地理课前的小插曲,让我对老师有了感激之情,在过去的课堂上,我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你却用微笑来化解了我心中的错,我一定会写出最好的字送给您。“正是我的无意之举,获得了学生由衷的赞美,这比他们考上大学更让我幸福。今年的教师节,张勇邮寄了他写的字,方方正正,非常大气,写的是”春催桃李,雨润栋梁“八个大字。我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孩子这么高的评价,我勉励他继续练好书法,将书法作为一项人生的追求。我能想象出孩子在写字时,那种全神贯注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并伴随其一生,这是何等的快乐,更是何等的幸福。我迫不及待地将字送到相军美术社,将字装裱起来,现在在我的书房里,每天我都看看它,它激励着我,鼓励着我。我们之间不但是师生,更是好朋友,经常发短信,QQ聊天,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记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在张勇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没有做什么,而只是轻轻的微笑,就让学生感激很多,使他的天赋得以发挥,这就是人性的光辉。我们更应该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不但指自然环境,美丽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作为教师,教育既然是我们的职业,为什么不把她当做事业呢,只有两者的结合,把心放在教育上,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获得乐趣,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卓拔。

篇11:把心安顿好读后感800字

当我在昭通书店里 看到这本书后 ,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这是周国平的随感,是一本由语丝集合而成的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晚上或者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阅读。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精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忙碌而充实,简单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话语:

”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因此,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做副产品来争取。

所谓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的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这些品质概况为四项,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

”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

篇12:把心安顿好读后感800字

这个暑假好好的品读了这本书 ,通过读书真的让我看通了许多,对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对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今天仅对其中一章谈谈感受。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这些周先生的看法显然给了我很多思考!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那么,我们该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们适宜地生长呢?

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周先生说:教育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书读到了这里,让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学生是个孩子,同样是个自然人,未经雕刻的自然人,我们不是雕刻工人,孩子不需要我们可以的雕琢,我们缺乏的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时间,让孩子按着自己的优势快乐健康的成长。他们太缺少自由了!

好老师也很重要,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好老师就是能把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完全渗透入学生的身心。对好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对教育者在当今应试教育下的极大挑战。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是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唯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颗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习,做知识的主人。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教育即生长。“生长,多么自然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生命状态!生长,春风拂过,积雪化了,溪流活了,燕子来了,小草绿了,桃花开了;生长,夏有荷,秋有菊,冬有梅,每一朵花儿都依照自己的特点与内在需求,顺季应时地绽开美丽的笑靥。

我想,既然是生长,就让每一朵花儿尽情地生长,是迎春,就绽放在春风中;是夏荷,就玉立在夏日下;是秋菊,就傲立于霜天;是红梅,就灿烂在雪野。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风采,只要是适宜生长的,一切都是美丽的。

word该篇DOC格式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共12篇)范文,共有1564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共12篇)下载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共12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