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2篇

发布时间:2020-07-18 09:17:4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让心灵自由飞翔

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1

与《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这本书结缘,是因为我的曼陀罗导师冉然老师的推荐,她曾经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德育校长,后辞职专攻心理学。为期三天的曼陀罗之旅和同学们一起认识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对冉然老师有所崇拜,心里像长了草一样想读这本书。所以当红燕让报假期阅读书目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然后立刻从当当上购买。

说到这本书,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那穆提,我没有时间去看他的传记,就从网上做了简单了解: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年)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14岁留学英国,中年以后定居在美国。据说,他童年时对于学校的功课没有多大兴趣,时常喜爱梦想,在看似迷糊的背后,有着惊人的剖析力。学校里的老师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孩子,都认定他智能不足,时常体罚他。但是他似乎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过。他形容自己就像“一个破了很多洞的瓦罐,任何东西进来,很快就会流出去”。也许,儿童时代的经历,让他对于教育有了后来的认识。

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他备受欧美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尊崇。萧伯纳称他为最卓越的宗教人物,又说:“他是我所见过最美的人类。”亨利·米勒说:“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赫胥黎则说:“他的演说是我所听过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 纪伯伦甚至这样形容:“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而他曾这样一语中的地述说自己的思想:“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原来,他始终强调要自己去觉醒,换言之,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与人生,必须先改变个人自我的意识。。

对此,我不禁会想: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所以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此书实际是一本书信集,原本是克里希那穆提寄给一些学校的信件,共72封。从目录看,均以我们常见的“善”、“责任”、“习惯”、“勤奋”、“纪律”等常见的语言为话题,看似简单,可是扉页上那些优美得文绉绉,深邃得类似指教的语言瞬间就把我击垮了。里面所阐述的很多观点有些拗口难懂,如果不能平心静气,细细地品、慢慢地悟,恐怕无法深入其中。就这样我的兴趣日益减退,直到今天我还没有读完。

但是无论纠结、退缩还是坚持,始终有收获的惊喜。那些由心底涌上来的话语令我仿佛遇到了知音,它们一点一点地把我带入了另外一个浩渺的思想空间。

不过,最震撼我的还是书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话题。例如:“在所有的职业当中,教育是最伟大的。”“教师的最高职责是面对事实、现在和恐惧。不只是要带来学术上的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带来学生和他自己心灵的自由。”因为,“教育就是要把心灵从‘自我’的有限能量中解放出来”。

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填塞知识,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唤醒孩子来自灵魂和内在的某些能力,“当理智、情感、身体处于完全的和谐时,心灵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绽放”。如果能够这样,孩子们应该是越学越精神,越学越有创意,越学越会质疑的。

然而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教育体系,学校大多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获取知识、技能、竞争力等上面,缺失了让孩子们解放心灵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忙于把师长们灌输的东西塞进大脑,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和考试,忙于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以致没有时间独自冥思或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日积月累,他们的内心得不到安静,心灵被禁锢起来,变得麻木、顺从,不同的孩子甚至变成了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相同产品。

再反思我自己的教学方式。虽然始终坚持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突破自我、不断成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越俎代庖似地按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引导学生:我告诉学生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广,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只是对教材上的课文读读背背写写;我提倡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可在课堂上却无法不让他们一遍一遍的重复练习。

克里希那穆提说:“你要了解一朵花儿,就得非常细心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它的美。课堂中,一位学生观察一片在阳光下飞舞的叶子是警觉的,在那个时刻强迫他回到书本是在妨碍专注,而帮助他全然观察那片叶子会使他意识到没有分心的深刻的专注。同样地,因为他已经了解专注意味着什么,他将会回到书本上或者无论什么正在讲授的东西上。在这种专注中没有强迫,也没有顺从。”也许,我的当务之急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专注点,再据此设计出切合其特点和需求的大语文教学方案吧?

静静地端详着书本封面上克里希那穆提微笑着的侧脸,我的心情渐渐地平和下来。一个新的念头浮上脑海:人在教育他人的同时,更贵在自我教育;教师在解放学生之前,应该首先从自己的固有意识中突围出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都能自由飞翔的广袤天空啊!

《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2

阅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经典著作,对我而言,不是一次简单的邂逅,而是一段一波三折的经历,更是一番常读常新的体验。

第一次在博客上听好友提及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一直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心灵的引导、生命的启迪。所以,当“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八个字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禁充满了期待。从“引导”到“解放”,这不是两点之间的连线,不是一马平川,中间必定要跨越许多沟壑。我预感到这条教育的反思之路会如同一场思想革命,刷新我原有的教育理念。

随后,我到当当网上查找了这本书。1800多条一边倒的商品评论,99.6 % 的强烈推荐率,实在让我叹为观止。印象最深的是某位网友的留言:“所谓教育,并不是只有上学。学习外在的事物,仅仅学习一项技能,那样是不全面的,要深入内心,要学习自我,认清当下的危机,唯有认清这种危机才能行走于世。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不断探索内在的智者,能够与他相遇,是非常幸运的。”

受其影响,我打算知人论世,先对作者克里希那穆提作一番了解。浏览了胡因梦翻译推荐的《克里希那穆提传》后,我渐渐地知道: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年)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14岁留学英国,中年以后定居在美国。据说,他童年时对于学校的功课没有多大兴趣,时常喜爱梦想,在看似迷糊的背后,有着惊人的剖析力。学校里的老师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孩子,都认定他智能不足,时常体罚他。但是他似乎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过。他形容自己就像“一个破了很多洞的瓦罐,任何东西进来,很快就会流出去”。也许,儿童时代的经历,让他对于教育有了后来的认识。

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他备受欧美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尊崇。萧伯纳称他为最卓越的宗教人物,又说:“他是我所见过最美的人类。”亨利·米勒说:“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赫胥黎则说:“他的演说是我所听过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 纪伯伦甚至这样形容:“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而他曾这样一语中的地述说自己的思想:“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原来,他始终强调要自己去觉醒,换言之,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与人生,必须先改变个人自我的意识。。事实上,这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墙壁上的那句箴言:“人啊,要认识你自己”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对此,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那么,这是否表明:作为教师,最关键的一步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或者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解放自己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很快就网购了《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书。然而,谁也不曾料到,拿到书后,我却忍不住有些退缩。首先,扉页上那些优美得文绉绉,深邃得类似指教的语言瞬间就把我击垮了。其次,我了解到此书实际是一本书信集,原本是克里希那穆提寄给一些学校的信件,共72封。从目录看,均以我们常见的“善”、“责任”、“习惯”、“勤奋”、“纪律”等常见的语言为话题,看似简单,但里面所阐述的很多观点却有些拗口难懂,如果不能平心静气,细细地品、慢慢地悟,恐怕无法深入其中。于是,翻看了八九页后,我终究还是把它束之高阁,转而投向了另外几本妙趣横生又跌宕生姿的小说的怀抱。

大凡放弃之后,总是有无数个理由不再捡起来吧?现在想想,倘若不是“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研修作业要求,我该留下一个多么重大的遗憾啊!

为了完成这篇教育经典的读后感,在回避了近两个月后,我鼓起勇气,开始了整整一个月的“啃书”之旅。每每有空,或内心平静时我就翻翻这本书,每封信几乎要反复读好几遍才少有小悟。应该说,这一个月,我纠结过,痛苦过,幸而最后全都蜕变成了收获的惊喜。

曾经引起我的共鸣的是书中很多朴实得贴近生活的话语。例如:“我们已经过于强调考试和成绩了,那不是建立这些学校的主要目的。”“一旦金钱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因素,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失衡。”这样的语句平和得就像一位长者在与我们促膝谈心。刚开始觉得缺少激情,然而坚持听下去,我却犹如被磁盘吸附住了。那些由心底涌上来的话语令我仿佛遇到了知音,它们一点一点地把我带入了另外一个浩渺的思想空间。

不过,最震撼我的还是书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话题。例如:“在所有的职业当中,教育是最伟大的。”“教师的最高职责是面对事实、现在和恐惧。不只是要带来学术上的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带来学生和他自己心灵的自由。”因为,“教育就是要把心灵从‘自我’的有限能量中解放出来”。

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填塞知识,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唤醒孩子来自灵魂和内在的某些能力,“当理智、情感、身体处于完全的和谐时,心灵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绽放”。如果能够这样,孩子们应该是越学越精神,越学越有创意,越学越会质疑的。

然而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教育体系,学校大多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获取知识、技能、竞争力等上面,缺失了让孩子们解放心灵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忙于把师长们灌输的东西塞进大脑,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和考试,忙于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以致没有时间独自冥思或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日积月累,他们的内心得不到安静,心灵被禁锢起来,变得麻木、顺从,不同的孩子甚至变成了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相同产品。

再反思我自己的教学方式。虽然明白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突破自我、不断成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越俎代庖似地按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引导学生:我组织学生自由畅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却常会在结束时抛出教参上的观点作为课堂笔记内容;我告诉学生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广,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只是对教材上的30篇文章条分缕析;我提倡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可在课堂上却更多地是让他们埋头记录我所说的结论,直至把书本的空白处记得密密麻麻……

想到这些,真是觉得汗颜。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者要柔弱,“没有自我的中心,就会有非同寻常的力量和美”。意思是教师不仅仅要敏锐感知自己生活中的伤痛、幸福,更要及时感受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而我的语文教学虽然也算得上活泼生动,但多数时候毕竟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没有能够顾及到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学习和发展需要。

克里希那穆提说:“你要了解一朵花儿,就得非常细心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它的美。课堂中,一位学生观察一片在阳光下飞舞的叶子是警觉的,在那个时刻强迫他回到书本是在妨碍专注,而帮助他全然观察那片叶子会使他意识到没有分心的深刻的专注。同样地,因为他已经了解专注意味着什么,他将会回到书本上或者无论什么正在讲授的东西上。在这种专注中没有强迫,也没有顺从。”也许,我的当务之急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专注点,再据此设计出切合其特点和需求的大语文教学方案吧?

静静地端详着书本封面上克里希那穆提微笑着的侧脸,我的心情渐渐地平和下来。一个新的念头浮上脑海:人在教育他人的同时,更贵在自我教育;教师在解放学生之前,应该首先从自己的固有意识中突围出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都能自由飞翔的广袤天空啊!

word该篇DOC格式《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2篇范文,共有53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2篇下载
《教育机会解放心灵》读后感2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