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1-01-29 17:18:4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1

很惭愧这个寒假终日忙于各种生活杂事,这本《教师的心灵温度》是我年后才拿起品读的。初见它淡雅的封面,一股淡淡的书香仿佛已弥漫开来。打开它,那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极大的幸福。因为学识短浅,时间仓促,我只欣赏了其中的几篇文章,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浅显的感受。

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留点寂静给课堂》这一篇文章让我明白:课堂的活跃,不应是表面的活跃,而是思维的活跃。作为学生的我受过七年的师范教育,接受过新课程理论的熏陶,在教学中实践着课改的新理念。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充满热情快乐的学习是我的教学目标,我想方设法地创设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可我忽视了学生也会感官疲劳,忽视了持续不断的亢奋也会让学生麻木。留点寂静给课堂,这是对我教学工作最好的警醒。动静结合,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寂静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机会,也留给了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机会。留点寂静给课堂,给学生留出聚精会神紧张思考,进行深度思维的时间,这实际上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学生的提问是对老师的肯定

《学生的提问是对教师的赞赏》这一篇文章让我很难过,因为我得到的赞赏太少了;我也很疑惑,学生成绩高低不同,为什么学生不能够不懂就问呢?课堂中我们总是花费更多的精力关照学困生,提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或是重复别人说过的答案,为的是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但即使这样还有答不上来的情况,而此时,我们总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说些安慰鼓励的话,让他们静静地坐下。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给中上等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持续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想法设法提出有层次性的问题,想方设法照顾到每个层面的学生,我们经常主动的保护学生答不上来问题时的自尊心,但我们却很少主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发问的自信心。我们自以为提出的问题引导了学生的思考,可学生真正思考了么?我们所引导的、所讲授的知识学生真的是无疑,都掌握了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眼中还是那么迷茫,而最终还是不愿启齿下问呢?由此,我突然觉得不懂就问也应该是学习的一个好习惯,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觉得英语课有意思,有奥妙,想通过提问获取、探究更多的信息,让课堂教学像小品和魔术一样精彩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三、微言大义,言近旨远

《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这一篇文章让我自省,我的内在修养实在颇浅。人文素养不是专注于读本职的专业书籍,更应该广博阅读。书中说,如果赵本山当老师,必定是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书中还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不妨学学赵本山》。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发自内心的十分钦佩赵本山的幽默语言。短短十几分钟的小品,台词一串,经他口一说,竟会让我们不间断地捧腹大笑,结束后仍意犹未尽,经典台词甚至流行一、两年。我想赵本山的幽默语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真,生活的阅历和对文化的探索使得他能够用幽默的语言精辟的总结现实,笑过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反思。这种幽默的教育方式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也容易让人接受。我想这幽默语言不仅仅是演员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基本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阅读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忠实的镜子,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凝聚成一束束光束,照亮我们心里隐秘的角落。《教师心灵的温度》就是这样一本能够感动心灵、滋养生命的好书。徐洁老师在18年从教之路上,以教育事业为土地,以笔做犁铧,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她“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把零碎的思想、断续的思考留下来,集腋成裘,让岁月沉淀出缀满美丽和神韵的记忆。默默的文字里,蕴藏着无尽的生命热情与蓬勃生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像徐洁老师一样随时记录下来在教学中的所思和所想,那我也会量出自己的心灵温度。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2

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

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崔美英

假期里,细细捧读《教师的心灵温度》一书,心灵一次次被触动。透过徐洁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深深地感受着一个教育者温暖的情怀,体会着她对教育的一腔深情。就像品一杯香茗,入口清淡却回味悠长,浮躁的心田感受着丝丝宁静:原来,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才是最幸福的。

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就要迷恋孩子的成长  《教师的心灵温度》第五辑是迷恋孩子们的成长,记录了徐洁老师对于自己孩子和学生成长的关注。《我的小狗眼睛是闭着的》、《儿子的秘密》、《儿子做吉他》等一个个小故事真实地记录了徐洁老师对儿子成长的密切关注和细腻情怀;《这个客该不该请》、《怎样有个好心情》等书信传递着徐洁老师对学生的温情关照,荡漾着一个为师者的宽容善良和殷殷期待,在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时时有智慧的火花闪现,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为什么有时会熟视无睹呢?有人说冷漠是当代教育改革最大的敌人。是呀,看看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焦虑、功利、浮躁、冷漠……教师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脸上的疲倦和冷漠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的教育不能缺少温度,缺少基于人性所需要的精神温度,更不能缺少让孩子的心灵富足和自豪的精神温度。有温度的教育才能让我们体会到教育的温暖和幸福。关注学生成长的老师,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也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展开真正的心灵对话。以农夫的姿态做教师,天天去地头走走,看看这株,摸摸那株,观察观察这些庄稼有何新的成长,甚至像老朋友似地与某几株庄稼打打招呼。当孩子犯错误时,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当孩子进步时,让我们也由衷地说一声:“孩子,你真棒!”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教育就是教师用温暖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用饱满的情感和积极的状态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一个小小的进步,一个小小的愿望,或者只是一个成长进行时的微笑都来自孩子天真的小小努力,来自他们真诚的不着修饰的童心。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温暖着孩子们心灵的同时,也一定会从孩子的成长中收获温暖,这份温暖在播种中,在耕耘中,在守候中,在陪伴中,在鼓励中,在坚信中……林格教授说:柔和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能流畅的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能更准确的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如果我们的心灵是温暖的,孩子就一定能感觉到温暖。离功利主义远些,远些,再远些,离孩子们近些,近些,再近些!为师者唯有具备对孩子、对教育、对未来的温暖情怀,才能真正将教育扎根于人性,才能实现走向人的教育。“温暖”与温度无关,与季节无关,这是对教育的真诚,是一种炽热的情怀,怀揣对教育的真心,与温暖同行,便不知疲倦。

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就要享受阅读的幸福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挚友,时时给我贴心的提醒和鼓励,叫人温暖与感动。《教师的心灵温度》第一辑和第三辑告诉我们“教育田野的守望者,首先要信仰自己所传播的精神,自觉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留点宁静给自己”。是的,在现在浮躁喧嚣的社会里,如果不自觉充实自己,人就变得机械单薄;如果不静下心来,又怎能潜心育人呢?现在的许多教师普遍觉得工作忙,整天光是应付检查之类就已经疲惫不堪,哪有时间读书?再说,我们是小学教师,对付小孩子绰绰有余了。岂不知对书籍的疏远已经让我们的心日益粗糙坚硬,让我们在课堂上捉襟见肘,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那就是去读书、读书、再读书。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阅读能提升心灵的温度,“读书是灵魂的壮游”“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是心灵的慰藉与滋养,享受读书的幸福,才能坚守心灵的家园,温暖日益坚硬的心,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读书的快乐就翩然而至了。暑假里,捧一本好书,观五千年史事,读苏轼的豪迈,享庄周的逍遥,品嵇康的率真,悟教育之道……读书关键在于融会贯通,只有博览约取,方能渐入“吹尽黄沙始见金”之境。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不论读书的量和质,我都有很大欠缺,所以目前的肤浅也是必然。还需要不断修炼,不仅需要不断学习经典,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名师觉悟出来的真东西,还应当自主培养自身的教育情怀与信仰,享受与这“心灵的交响”共振的幸福,暑假因此美丽起来,充实起来。

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还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温度  在《教师的心灵温度》中,你可以看到课堂中的缩影,“我们的老师为了打造一节好课,教师精雕细刻……比赛时循规蹈矩地表演一番。”“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停的发奖。”“为了体现教学的现代化,多媒体课件中声光电一起上”……呜呼哀哉,我们的课堂热闹了,温度上去了,但是大家是否深刻思考过这样的课堂效率有多少,这样的教育是否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许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如同傀儡任凭老师的忽悠,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温度的课堂,有温度的课堂必定是有深度的课堂,有深度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才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以生为本,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情感的课堂”。生活需要热情,课堂也需要热情。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让孩子美好的一天从语文开始,让孩子美好的一生有语文相伴,课堂不是灌输,学生也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让我们用热情和激情去点燃学生,在课堂中尊重学生“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引领学生尽情享受语文,享受学习,享受快乐,这才是我们课堂应有的温度。

“养鱼贵在养水,养花贵在养土,教育贵在温暖人心”。怀揣对教育的真心和爱心,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吧,带着阳光行走,温暖别人,快乐自己!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3

《教师的心灵温度》是本温暖的书,我在家中温馨的田园阳台上体验“阅读的幸福”,沉思于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对当代课堂、当代教育百态的叩问和对教育百味的咀嚼。

书的第二辑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重点陈述了教育痼疾带给学生、家长、老师的痛。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所谓的好学生--即现在的高分学生,在学校里的“好学生”也不见得都能在社会上有好的将来,对于教育东方西方自来就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绝对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高分学生。用徐洁老师的话说“对一个人来说,书要读,但心理素质好、头脑聪明、会做事更重要。”可是我们都清楚现今的教育制度把学生变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学生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脱离社会实际、远离心灵。说到底,当代的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尊重和对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科学认知,通过透支学生的身体、枯燥的重复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成绩,毫不留情地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所有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却又暂时无能为力的事情,这是象徐洁这样的老师奔走相呼却又收效甚微的短视和功利化的现实制度,这是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明知对学生不可为却又不得不为的真实普遍的教育现象。我们能做什么?一面发牢骚一面继续一如往常的教学?我们当然远远没有能力改变现今的教育制度,但不妨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寻找一条协调之路。

先从自我做起。徐洁老师在第一辑表述了我们这些麦田守望者的职责和艰辛以及在现今环境下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第一辑主要表达了徐洁老师的四点思想:一、教师要有深邃的思想,不断坚定、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二、教师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学生,要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成长。三、教师要会学习、不断学习。四、教师对待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要一蹴而就。徐洁老师在好几篇文章中反复提到要温柔而耐心地等待着孩子们的成熟。如《做教师必上的第一课》这篇小随笔引用了很多教育学书籍中再三提到的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的一段话: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可以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是呀,这些全部决定在我,我深有体会,我虽是一个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比班主任小的多,可是我还是能在上课时从学生战战兢兢的眼神中看到畏惧,还是能在走廊里看到见到我后学生落荒而逃的身影。而我这样,除了收获畏惧、一时的好纪律还收获了什么?我这种不得不为的完全中国式的敬畏教育很多时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进而扼杀了许多学生学习的兴趣。

曾经我也是如母亲般充满耐心、爱心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曾经我也是满面笑容的对待学生的顽皮、纵容学生的胡闹,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喜欢、信赖。何时呢?我满面严霜、心肠刚硬。何时呢?我只看到纪律、成绩,只认为乖乖听我们话的才是好学生。我何尝不明白对待学生要温柔而耐心地等待着孩子们的成熟,却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失去了耐心, 在年复一年的平淡中忘了刚毕业时那些爱心的誓言,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份有利于自己快速省事的教育之道,制定了一份行之有效的违背学生天性的纪律规则,让学生在这种规则中慢慢长成小大人。我的心中曾经也是阳光明媚百花齐放,却在现实中慢慢演变成了杂草丛生荆棘密布。而在中国这种教育制度下象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多少呢?还好,我们不是顽固不化的老古董,我们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有不断反思、思考的好习惯,有实行更新自己教育理念的机会。我们可以带着这些决心,这种每时每刻的改进,用深邃的思想、不断学习的精神科学而又有耐心的教导自己的学生。愿我们都能象这个假期一样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停下忙碌的脚步,拔拔草、施施肥,润泽滋养自己心灵的花园,让花园芳香飘逸、蓬勃葱郁,然后带着那份最深刻的甘甜、最纯美的芬芳让自己更好的前进。

word该篇DOC格式《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3篇范文,共有562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3篇下载
《教师的心灵温度》读后感3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