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发布时间:2022-05-29 17:33:2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教育是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结合国家的“双减”政策,在知识型和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该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关注孩子们的幸福。我在假期阅读了几本推荐书目,其中我认为《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值得每一个成人都读一读的有关教育的佳作。怎样让孩子们体会劳逸结合,全书近三十万字,大多由故事组成,读来也颇轻松愉快。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始料未及的,本书解剖了中国教育体系、分析了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国内流行的育儿招数,以大量鲜活的育儿和教学实例来例示了作者22年来的作为母亲和美术教师的教育实践探索。作者深受国际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和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自己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哲理和启迪意义的教育观点,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李跃儿与其他学者不同,她讲故事注重互动,故事不是教案,她认为“孩子才是你的教案”;她在课堂讲故事的时候“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变化,应对变化”;她认为“教机从寻找或制造到把握一环扣一环,最终都要引向深化与升华”。这深化与升华便是恰到好处地“帮助孩子成长”。因此她说“作为教育者,爱里面要有很高的文化的、智慧的含量,否则,他的爱甚至连‘愉悦孩子’这样最简单的目的都不能达到。”

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可能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和无助。如果我们能够如李跃儿一样,智慧地给学生以情景暗示或者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自悟自觉中走出困惑和无助的状态,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明显而持久的。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而与道德境界无关。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将其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既表现为知识传授上的无私奉献,又表现为生活上的关心爱护,更表现为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我在工作中针对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但家庭不健全的孩子教育深有体会:我教过一个叫杨雨果的同学即是一个典型的个性学生。要接受、要面对、并且要改变他。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终于机会来了:他感冒了,疾病让他丢了自尊与骄傲。在上课时吐了满身、满地、满桌子。我悄无声息的把一切收拾干净,并与家长沟通带孩子看病和换去脏衣服,一直等到他母亲来把他接走。这件事有触动,打这以后在学习、生活中偶尔也有小毛病,但相对从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年开学伊始,他的第一篇日记:“同学们想给你们提一个小的建议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这个建议是关心班级爱护班级荣誉,听老师话。大家听我说两条,你们看哪个好哪个坏,第一条是:我们天天打仗,气老师;也不写作业,好呢?第二条是:见面问好,不气老师,让老师喜欢;做正当游戏,有礼貌;遵守纪律,不被值周记;认真完成作业。好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说第二条比较好,但是这些一定要从我做起。”看着歪扭的字迹,读着不太通畅的话,从此我与他结下了深深的情缘,有了心灵的碰撞!然而在他身上多年形成的习惯是不断地在改变和反复中交替出现的,他就在这交替的矛盾中寻求平衡,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再对他提出明确要求,还有不答应的理由吗?

教育之路永无止境,于每个人,于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如此;而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有益的探索,不仅需要一大批有爱心有智慧的践行者,还需要在社会上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育绝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事,也是家长和每一个成人的事;不单单是儿童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或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因为教育是爱,是智慧,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田巍巍

一、作者简介

李跃儿,原名李跃春,1958年4月1日生,来自宁夏银川,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特聘教授;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创办“李跃儿芭学园”。

李跃儿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要遵循这一理念,使用建构主义教育,尊重儿童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信儿童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儿童的先天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协助儿童获良好发展。

推荐理由:

无论你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好的解析剖析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从中更好的感悟出关于爱的灵魂---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出路---教育的方法这四大观念的心法和技巧,只有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二、内容简介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共分三大章节:天使还是上帝、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拯救还是教育,共分成十个小章节让我们开展学习的。

(一)天使还是上帝    

第一部分:天使还是上帝。李跃儿老师从天使还是上帝、棍棒之下出逆子、回头一瞥的时刻三个小章节给我们解析了角色的变化以及亲子关系教育是如何开展的,从个体转变成母亲的角色,到生活中的学习教育再到教育理念的反思。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引发教师、家长对自己教育的反思,我平时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我有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尊重,我的爱是智慧的还是愚昧的。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时刻在反思自己,在日常与幼儿的接触中,我不太善于蹲下身子来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抛开强制性教育还给孩子应有的幸福,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拯救还是教育

本章中李跃儿老师从审问我们的价值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幸福的小篮子四个小章节结合案例给我们更好的解析了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家长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常见问题。在本章的阅读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诠释,文中贯穿着爱的教育,从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李老师从家长的价值观开始入手,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处处是依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孩子们对价值观的认知,正是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家长们千篇一律的价值认同观,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自由自主的成长,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观念。

第二小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在文章的阅读中我在受益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己教育过程中反思,尤其是在文中看到孩子们所说的幸福时,心里也是感慨万千,我认为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吃穿住行,比起我们小时候不知道要先进多少,我们成人更多的关注孩子在物质上得到的满足。殊不知孩子不在乎这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幸福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精神上的陪伴和理解。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的老师,也会是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她的孩子也是笑容最多的孩子。我们老师可以仔细观察,对自己班里的孩子们而言也是如此,一个懂孩子的家长,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通过阅读此书,我更好的理解了第三小节“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所谓“相由心生”孩子的快乐往往是笑容最好的展现。作者层层递进的教育理念让我更加明白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幸福快乐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关键意义。

(三)拯救还是教育

孩子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对待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管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往往是在语言暴力的摧残下成长的,大家都知道语言暴力是当今教育最大的杀手,成就一个孩子在于鼓励,而摧残一个孩子就是语言冷暴力。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还是很关键的,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这就看出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有招数的,一味的摧残拯救不如有个好的招数进行教育,这样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理解孩子,让他们更加幸福快乐的成长起来。因为当孩子没了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彷徨就算他是天下第一又如何呢?

三、读书感悟

读了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我们终身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智慧的爱能赋予孩子幸福的成长,而愚昧自私的爱只会毁灭孩子。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的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作为老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细心、耐心充满爱心的去呵护孩子的健康发展需求,让他们的无忧无虑的在幼儿园成长,时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看问题,感悟童心,把孩子们幸福的笑容找回来。

四、文中好句分享

1.棍棒之下出逆子,打骂等于给孩子心中制造了一座能量极大的火山,只等着有一天喷发。

2.孩子特别能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感动了他,他的心灵就会变得高尚起来。这就是爱的交互。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互换。

3.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的心就会漂浮着,无所适从,就会心烦意乱,就会胡闹、捣乱,甚至打架,就会说一些屁呀、屎呀无聊的话,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填充精神上的空缺。

4.纪律和秩序是人类灵魂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如果只能靠着威严来维护的话,说明威严已经破坏了。

word该篇DOC格式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范文,共有377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下载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