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3-23 10:10:0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因为几年来一直分管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为此,我在寒假的作业布置中就谈到了——我的教育教学困惑,要求老师们积极撰写。一个寒假过去了,参与的老师并不是很多,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比如说,课堂上孩子的倾听情况,尤其是当同伴发表见解时,倾听的效果就更不佳了。这是何为?如何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又如,语文课上很多时候教师“以读带悟”,而静默时间很少,难道只有出声的阅读才是读?思考之余,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也诞生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思考困难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就是研究。

二是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学校校本研训过程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小。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

三是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四是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记得曾经在实验小学借班上课时,我为了和四年级的学生套近乎,见面时称“小朋友”,但当时有一位男孩却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请不要叫我们小朋友。”当时我一阵惊愕。阅读本书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同学们”和“孩子们”这两个称呼的背后竟然也有很深的内涵。“孩子们”背后是爱,是无私的爱,而“同学们”背后是尊重,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伙伴。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前提是尊重,只有把孩子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伙伴,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幸福的,快乐的。

第二篇:《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因为几年来一直分管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为此,我在寒假的作业布置中就谈到了——我的教育教学困惑,要求老师们积极撰写。一个寒假过去了,参与的老师并不是很多,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比如说,课堂上孩子的倾听情况,尤其是当同伴发表见解时,倾听的效果就更不佳了。这是何为?如何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又如,语文课上很多时候教师“以读带悟”,而静默时间很少,难道只有出声的阅读才是读?思考之余,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也诞生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思考困难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就是研究。

二是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学校校本研训过程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小。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三是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四是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记得曾经在实验小学借班上课时,我为了和四年级的学生套近乎,见面时称“小朋友”,但当时有一位男孩却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请不要叫我们小朋友。”当时我一阵惊愕。阅读本书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同学们”和“孩子们”这两个称呼的背后竟然也有很深的内涵。“孩子们”背后是爱,是无私的爱,而“同学们”背后是尊重,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伙伴。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前提是尊重,只有把孩子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伙伴,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幸福的,快乐的。

第三篇:《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读书笔记

《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读书有感

海棠小学 王号

2014年放寒假前,学校真给力,送我们每位一本书,希望能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能力,提升内涵。于是我从中挑选了一本关于教科研的书——《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一直以为教科研是个很神秘的家伙,可望不可及,虽然自己曾经也努力过,但是效果不明显。上面的一席话,让我很受鼓舞。教科研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而是教师的一种真实的生活和成长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要贴近实践,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研究真问题,并努力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和创新,让学习引领自己的教科研,让创新丰富自己的教科研,让教科研更好地促进日常教学。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了几点。

一、问题即课题

教科研从哪里来,如何写,怎么写?在书中都进行了一一解释。如书上所说的,问题即课题,只要你富有智慧的双眼,善于留意身边的事,就会迸发出教科研的原材料来。想到了自己在平时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一些奇怪的现象也有过一时的琢磨与反思。但是一想到论文的宏篇大论就嘎然而止了,如论文的背景,立论,求证,释疑,结论,参考书等等,被这些的种种事项所吓倒,沉不住气,有几篇论文,都是开头中间写得差不多了,都还没有收尾。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目的。没有研究自己身边的真问题。那什么是真问题,真问题是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遇见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提高研究的针对

性,缩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发挥教科研对于改进教学应有的魅力。

二、课题从课堂中来

要想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最主要的是要研究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课堂,从课堂开始,会发现许多很有参考价值的课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教育科研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如何,主要还在于课堂教学实践。以前,也问过一些老师,如何“写好”论文,以及具体写什么论文的问题。但是没有给出直接的答复,只是给出了一个字“自悟”。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在研究中做出来的,同样课题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研究出来的。但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是要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方法;研究室为了解决问题,而问题始于观察,从课堂中挖掘。

这本书,给了我指引的方向和保证,我会不断努力,留意观察,关注课堂的有效素材,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断地奋斗着。

第四篇:青年教师成长与教育科研座谈会

青年教师成长与教育科研座谈会

南京市秦淮中学 袁贵明

一个学校发展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发展如何更是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青年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青年教师是21世纪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学校的未来,是新时期实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学校持续发展的重任。他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任重而道远,谁抓住了青年的成长,谁就抢占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成功。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科室根据计划安排,为此今天在这里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目的是为加强我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材,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对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几点建议

教育科研对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不可或缺。特别置身于一个崭新的“学习社会”,教育科研的健康开展,对增进教学智慧、促进教师成长将起到“革命性”的“提速”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不无鼓动地劝勉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对于教育科研,青年教师一要敢问津,二要敢探索,三要敢创新。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入门做法。

1、视界高一点

教育科研来自于教育实践。师生心灵的交流、课堂教学的互动,都可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最“鲜活”也最“拿手”的素材。因此,教科研并不神秘,更不是高不可攀。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之其中。”初涉教科研领域,宜读一些经典的理论著作,看一些具有“储藏价值”和“穿透力”的名家专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教科研才有高度、力度,也才会有日后的发展和“大气候”。以前瞻的眼光去观望教科动态,以开放的姿态去感受教育新潮。只有与时俱进,教育科研才有生命力,根于校园、课堂的一线教科研才不至于短视和琐碎。

2、落点巧一点

教科研的开展特别是论文的撰写,需要“根基”——实践;也需要灵感——创造。起点要高,基点要实,而落点则要“巧”。

换个角度思考。如对“提问”这一现象的探究,传统的、惯性的思维是教师如何巧妙设问有效启发,这样的阐述,踏步在“教”的层面,很难别开生面。但如果切换到“学”的角度,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出发,那么“老生常谈”或可蹊径另辟,风景殊异。

换种理论建构。对缤纷变幻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索总结,离开理论的“支持”,是很难做到高屋建瓴的。因此,当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时,要善于选择“支持”理论。如对差生成因的研究,以认知论作支持和以建构主义理论作支持,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如果大胆(其实是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换成弗洛伊德的学说去探究,

那么,你的一篇“青春期学生成绩起伏原因的初探”或许会让人刮目相看。 换个说法表述。

3、内容实一点

教育是根于生活、充满诗意的创造,教育科研理所当然也是有血有肉、生机盎然的。不要追求空洞的高调,不要迷恋时尚的术语,特别在起步阶段,玩空架子,搞概念招贴,“云头里翻筋斗”,于人于己都是十分有害的。只要翻翻教育大家的文集,你就会觉得“大道理”、“新理念”其实都是很实在,很亲切的。它们是生活浪花的采撷,是教学智慧的闪现,是教育实践的升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活的教育学”、陶行知的“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研读起来,无不使人如坐春风。

注意个案的整理、“信手”写点教后感,这对于教学的改进和教科的入门都有实实在在的帮肋。

4、笔法活一点

有的人一搞教科研,就阵势摆足,欣欣然,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我在搞教科研啦”;而有的人则始终顾虑重重,惶惶然,老在追问“我是搞教科的料吗”“我的文章像论文吗”。前者气躁,坐不得冷板凳;后者气虚,做不了大学问。

我们说,生活是活的,教育教学是活的,构建其上的论文完全没有必要老气横秋,铁面孔一副。死要面子,端臭架子,生吞活剥,故作高深,这样写成的论文到头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伦不类,干巴巴,使人读着味同嚼蜡。论文要“活”,除了材料“活”、观点“活”,笔法也至关重要。

首先题要活。活题就如俊眼,让人一看就情不自禁。例如写过一篇有关“读写结合”的小论文,这样的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谓论者纷纭。此文初名“挑战阅读”,后改为“链接读写”,从投出到刊出仅一星期,之所以如此神速,我想题活,特别是题目中“链接”一词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

其次小标题、“说法”要活。例如《提问,亮出你的个性来》,沾光的恐怕也是一个“活”字。此文话题——课堂提问,无疑是个陈年旧题。旧题要出新,观点、角度当然重要,但“文本”的焕然一新,效应也是非同一般。此文提出:提问除了要有针对性、思辩性,还要有气质性(即教师的提问要有个性)。一堂好课当有如是“三问”:开头一问——要引人入胜;中间一问——要别开生面;结尾一问——要余音绕梁。因为言辞活了,文章也就被编辑宽容笑纳了。

最后,再与初涉教科研究的青年教师共勉两点:

(1)、胆子大一点。

“初生牛犊不怕虎”,轻装上阵,无牵无挂。大胆投稿,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要珍视来自于切身体验的“直觉”和第一手资料。

(2)、心态平一点。

不要急功近,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期望过高,不要老是抱怨。时间不够,总可以挤;条件缺少,也可以自己创造。教育科研弥足珍贵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探索、一种积累。有了这一些,面包和收获还会少吗?

(3)、要使青年教师牢记谦虚谨慎。

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有真才者,必不恃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人可以有德,而不可以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这就是讲的谦虚精神。中国历史上常说的“大智若愚”,就是说有才智不露才华,似乎很愚笨,其实最懂谦虚。我主张在我校重用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政策上也应给以倾斜。但作为青年教师本人,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要喜欢自吹自擂。个人更不要恃才要挟领导和

他人。一个人过多自我宣扬自己,客观上则是在贬低自己,一定要懂得“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的道理。

综观历史,“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不自重者受辱”,“不自畏者招祸”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就说明“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青年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4)、青年教师一定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精神。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年教师通过努力,超过老教师是自然规律,也是我们的期望。但依我看,在治学的态度上,在如何做人上,年青一代恐怕有许多方面还需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要本着高度责任感,尽职尽责,认真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使其养成“勤勤恳恳治学,老老实实做人”的习惯。

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

第五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反思、札记等,让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使专业水平再度提升。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自主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在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交流研讨中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xmlnamespace prefix ="o" />

关键词:教育科研专业成长理论学习写作博客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他才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的恒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从教育史可以了解到,教育家最初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研究教育,于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自己获得发展,最终成为教育家。我们一线教师虽然科研思路、方法等不及专业人员,但我们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是在学校这个“大田”、“车间”中对教育现象以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我们能随时进行观察、分析,掌握最真实可靠的资料,这是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谈“研”色变,觉得无从下手。要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得心应手,就要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积累。

理论学习:教师教研的基石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一个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等,能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习。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习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习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给自己制定出学习计划,每周学习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月订阅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学习笔记;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杂志,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日后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同时,用适当的和理解的方式,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做积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习的评价,还能帮助自己认识学习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

写作:教师教研的轨迹

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用笔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勾画出教师成长的轨迹,加快教师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过程,让教师专业水平再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反思、札记等,使教科研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触手可摸了。

教学案例——提升教研经验

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撰写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育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教育案例写作和积累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育案例,不仅本身是教育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育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育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撰写教育案例,撰写教育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育案例是撰写教育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育论文是撰写教育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育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育行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育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育研究才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育案例在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育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育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教学反思——形成探究意识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自我反思是教师的

一种研究方式,(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教师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自我反思的本质是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应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教师双重角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整合自评与他评的结果,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而且是一种文化,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努力,反思又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

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使教师逐渐地具备了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具备了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就会找到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触点,其反思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会更加深入,引领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探究。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自我的反思实践,使自己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教师的一篇篇案例、反思,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教师也因此善研、敢想、乐写、会写了。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思考、交流、写作是对新课程的回应,是一种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实践的升华,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博客:教师教研的平台

博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教师而言,写博客不但总结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记录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灵感,反省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从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教育教学更加完美。博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研究型教师。在博客上,教师可以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面对面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让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更专业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

博客适合教师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且可以与在线的同行及专家进行探讨。它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离难以

沟通的状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使得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促进纵向传承以及横向交流的作用。博客让我们的教研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际走向理论,而且博客上所记录的信息,无疑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第一手珍贵材料。

博客承载了教师的成长记录,修炼着教师的专业品行,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实践,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现。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自主平台,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和手段。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功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word该篇DOC格式《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107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下载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