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07:45:1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章《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导向”,分别是“开放导向”“发展导向”“包容导向”“创新导向”和“规则导向”,“五个导向”是我国以实践范本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有效经济治理思路,渗透着世界经济共同体意识,体现了风雨同担的力量和合作共赢的精神。

全球治理体系显然是当今时代的大课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里的“大”,“大”在变革难度,“大”在风险挑战,也“大”在发展机遇,也正因为这样的兼容性,全球经济治理思路的形成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经合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发展视角共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共享中“同舟共济”,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以立己达人的开阔胸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既为自身发展固根本、谋长远,也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五个导向”的提出紧抓时代发展大势,为世界经济找准了发展方位。面对共同的前行目标,要始终奋楫在“同一条船”上,聚划桨之力、合弄潮之势、蓄破浪之能,冲破“一排浪”就有一层“新突破”,战胜“一场风雨”就有一层“新境界”,在携手同心中推动世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以“五个导向”架好“团结线”,凝聚团结奋斗的丰沛力量,涵养携手发展的胸怀智慧。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风云变幻,要想飞渡乱云、潮打不翻,就要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以奋楫驾船的齐力同心与砥砺奋进,在同心同力同向中共同解决经济发展难题。从发展大局来看,“团结线”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线”,是迈步高速增长的凝聚力,是迎向壮阔辉煌的推动力。要有“千子环抱,并能同一”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共担历史使命中激发责任感,在共享时代荣光中加深手足情,相互尊重、相互依靠,聚合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凝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精神力量,形成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发展局面。世界各国共绘全球合作“同心圆”,画出的“发展轨迹”顺应的是经济规律和历史潮流,通向的是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以“五个导向”行稳“幸福路”,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坚定强基惠民的决心毅力。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是增进人民福祉。人民至上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全球各国的执政理念与历史担当。在强基惠民的建设中,要有站在屋脊的“大视角”,也要有立足平地的“全视角”,既要着眼经济建设,也要着力生态保护,既要有宏伟蓝图的伟大构想,也要有精描深绘的细腻工笔。经济发展是摆在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民至上”则是永恒主题,是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为人民谋福祉的方向不能变,决心和毅力也不能丢。要以对人民的深情大爱标注行进方向,昂首鼓足精气神,在奋发图强中踏浪乘风远航;俯身捧出为民心,在埋头苦干中收获累累硕果,让为民谋幸福的初心成为冲破浪潮的“飞舟”。

以“五个导向”拉大“开放门”,融入历史机遇的开放浪潮,激发昂首阔步的豪迈气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放开手脚谋发展,把“开放之门”越拉越大,迎来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从高铁动车的全线运行到各地立体交通网的形成,从文化优势的充分彰显到边境贸易的往来互通,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到重大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政策环境的千波浪和历史机遇的万顷潮。自“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提出七年来,中国敞开的胸怀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发展和创新,也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亮色与动力,注入信心与活力。开放带来奔腾而至的精彩,发展领航百舸争流的未来。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当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继续昂首阔步于开放发展浪潮中,一路乘风破浪、奔涌向前,积聚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获得更为广阔的机遇空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全球治理要走实团结之步、走稳民生之路、走出开放之势,以扎实的脚步、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做文章”,以“五个导向”为基本遵循,善谋长远之策、行稳固本之举,凝心聚力谱写世界经济发展新篇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篇二

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知识分子,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在讲台上我们传授的是知识,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人格,是我们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三尺讲台,连接着万千学子的成长,更关系着家国命运,教师在传播知识。立德树人的同时,也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置在学生们的心中。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因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指明行动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作为_出的重要论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能”。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因此,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以充分凝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进步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篇三

坚持和衷共济,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局面贡献力量。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中国始终秉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准则。中国是一个讲究道德礼仪的国家,历来崇尚“以和为贵”“以和邦国”,几千年来,和平早已流进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入中华儿女的骨髓。_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_在_告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年来,我国采取亲诚惠容的外交关系,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当前,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中国一如既往站在大国立场,团结一切力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伟大形象。

坚持互利共赢,为打造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注入活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复杂多变深入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9月7日上午,_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平等互利、开放合作的对外开放政策一以贯之,在国际上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活力,彰显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_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倡议:要深化核能、航空航天、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合作,加快推动绿色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中国强烈希望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

坚持命运与共,为共同营造良好的新环境解决难题。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战争,而是极端的气候,以及突如其来的疾病和自然灾害。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冰川融化、自然灾害频发、疾病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2019年7月27日,_在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辞上向全世界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在不断推动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地球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解决了很多难题。中国积极为有一个清洁、安全、和平的生态环境,提供中国智慧。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全世界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呵护我们的地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地球。我们希望:全世界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不断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让子子孙孙都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意思 篇四

一个灵魂从精神上来说容纳不了二人,但需要一种互补。常说的生命中的另一半亦是你的生命共同体。从生理上来讲:连体人就属于生命共同体。

从精神上来讲:当两个人的心灵进行赤裸的交流时,便应该是生命共同体。

但是,一般,这样的心灵沟通一般都是有暧昧关系。

我想的话。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至于现实中有没有这种人,我就不知道了。

“命运共同体'就是无论兴衰荣辱,都休戚与共,将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群所构成的组织或团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专题“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提到,“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将“蓝色信念”深植于心,培养“海洋文化”,从“知海懂海”出发,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

厚植“蓝色信念”,铸好海洋这块“蓝色国防盾”。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历史上的中国一段时间内曾囿于“大陆文化”,修长城,守边塞,以及“隔海内迁”“闭关锁国”等政策,无不显示着历代封建帝王以及朝廷对于“海洋文化”的消极认识。正是这种盛长的“大陆文化”以及消极的“海洋文化”最终引爆了来自海上的“危险”,“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无一不在用坚船利炮告诉国人,“海洋上的军事落后就是国防上的落后”。六百年前,郑和也曾说过,“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以及数代“海洋人”的艰苦奋斗下,海防力量不断增强,现已在三百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上建成一条钢铁长城。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从“心中有海”出发,深刻理解海洋对于国家国防、经济的重大影响,从自身出发,增强“蓝色信念”,厚植“海洋文化”,铸好海洋这块“蓝色国防盾”。

厚植“蓝色信念”,读懂海洋这张“蓝色藏宝图”。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国土,又称“蓝色国土”,我国的蓝色国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拥有长达18000千米绵长曲折的海岸线。物产丰富,资源储量很大。但是由于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海洋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问题。因此,必须读懂海洋这张“蓝色藏宝图”。在开发海洋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下定决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坚持开发和保护双管齐下,积极治理海洋污染,维护海洋生态的再生产能力,科学合理地用好海洋资源。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发展道路,扩大海洋开发领域,加大海洋建设力度。通过读懂、读通海洋“藏宝图”,让三百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发挥其最大价值。

厚植“蓝色信念”,用好海洋这块“蓝色聚宝盆”。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在新时代、新的挑战下,我们在筑好海洋这块“蓝色国防盾”的同时,也要充分开发好、利用好这块“蓝色聚宝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坚持“保护优先、红线管控、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原则下,在建设海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海防力量的同时,继续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各国在海上的经济贸易、国防军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使海洋产业更上一层楼。通过多措并举,合理用好海洋这块“蓝色聚宝盆”,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全方面的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与感悟 篇六

“自由事业终未竟,风雨飘摇两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以全球为关注视域,谋求人类前途命运共同繁荣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和力量。

树立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提升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认同基础,对巩固各国的生产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具有深远意义。经济全球化把全世界范围内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已经不再局限某个国家某个民族,而是整个世界。在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认同基础上,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的人文基础,尊重差异,以谋求人与事物内在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一切生产趋一体化全球化,谁拒绝了它,谁将会被它淘汰。

树立多元、公平和合理的全球观念,建立一个统一的类型学和共同的法规,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目标的愿景蓝图。要逐渐对世界的内在结构进行细致而具体的研究,从旧单一的生产方式交替到新多元的生产方式,建立公平合理的“两制”新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只有正确把握谋求人类当下的幸福存在和人类社会文明的未来走向,与时代同行,推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全球治理的良性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全球治理方案”,才能早日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福祉的“大同世界”理想。

树立互鉴、共治和可持续的全球观念,继承和发展“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是各国投入人类文明与进步事业的呼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世界各国也将会给中国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各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前途命运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成为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如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推动国家间的联动发展和全球经济更加平衡。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树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全球视野、全球观念,充分认识“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坚定不移支持“中国方案”,在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与当代同进步、共发展。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意识自觉,厚植人类情怀和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大我的“无我”状态之中,用新思想新思维提升新作为新担当,让国家政权更加牢固。

命运共同体所指的“五个世界”是什么 篇七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和历程时代背景:世界格局深刻变化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变革,期待新的全球治理思想来引领、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提出历程:彰显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时就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2015年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演讲中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近平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个构建”重要论断的提出,彰显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

▶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核心要义: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5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一)“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既是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国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

另外,“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了务实合作,促进了协调联动发展,使各国民众在合作中得到了实惠,彼此距离进一步拉近,各方愈发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辟了合作共赢的新天地。

(二)金砖合作机制金砖合作机制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共同建立的人类历史上首个以“非西方大国”为主体的合作机制。

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这三个“超越”是对金砖精神的深刻诠释,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亚投行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两年来,亚投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面对基础设施领域广阔合作前景,亚投行必将乘风破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大活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一)促进全球人权治理改革当今时代,一些地区贫困、战乱、冲突和社会动荡等问题不仅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而且给国际社会人权保障领域带来严峻的考验。

同时,以人权之名干涉他国内政、人权的政治化倾向以及人权的双重标准仍然十分突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全球人权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人权实现条件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和平与安全是人权保障的基本前提;在人权核心内容上。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共有866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