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5篇

发布时间:2021-02-16 08:59:0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1

参加“北派名师”小学数学线上培训活动,有幸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深受启发。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梦想在课堂。想走得更远,唯一的捷径就是,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参加了北派名师学习活动,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有一种无形的拉近距离感,能让孩子们从乏味的教学中,主动学习起来。刘松老师老师、华应龙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都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懂得了什么。原来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的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能目睹授课教师的教学风采、感悟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闻名遐迩的人格魅力;看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课型、新教法,得到最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最佳的教学方法、以及最新的课改信息、课改动态,传递给我们。

通过这次“北派名师”小学数学线上培训,让我有幸走近名师,在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幽默,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学名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2

时维十月,序属三秋!秋是安静的,在这个季节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品味学习生活的每一页画面!10月31日-11月1日,北派名师课例报告研修,一次次理论的冲击,一节节激动人心的课堂,让我们每一个参与讲座的人都耳目一新,心潮澎湃!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的刘小菁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Then and Now》和报告《小学英语课堂艺术》。从刘老师的课感受刘老师的教学艺术与魅力,开始便巧妙的通过照片的不同导入Then and Now,然后去理解文本,再到重构文本,最后实践所学,输出文本,一步一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有声、有形、有情的课堂中学英语,用英语。课后,刘老师从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学主张,小学阅读教学的分层目标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自己关于教学艺术的观念和想法!

下午主讲专家是来自东莞波利亚外国语学院的岑振祥老师。岑老师的整堂课都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乐此不疲的汲取知识,畅游学海,设计属于自己的梦想小镇,与同学畅谈自己的设计,一个又一个高潮让听课的我都融入其中。课后的分享三导三学四用式微课设计,让我对混合式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

顾洁老师在晚上为我们做了的《Making Chinese tea》和报告《着力课堂,提升学力》。顾老师温柔的笑容让我忘记了一天的疲劳。顾老师带着孩子们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让孩子们做茶艺师,用英语宣讲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体验,争做文化使者!让我们携手共进,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天展示的是两节绘本课,桂婷婷老师的《Behind the 》。桂老师注重为学生搭建框架,让学生梳理故事梗概,通过桂老师的讲座分享,老师给出了绘本文本解读六环节,看梗概——看细节——看背景——勤联想——补空白——多提问;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感知预测绘本,解析体验绘本,分享重构绘本;讲解了图片寻读,拼图阅读,故事演绎的绘本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学会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如封面导读、图片环游;细节图片如何处理,拼图阅读和故事演绎的具体做法。

绘本教学的理念就是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多设置参考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孩子张开嘴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绘本活动。丰富学生英语课余生活。

黄慧老师的《Handa's surprise》。黄老师更侧重学生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异国文化,黄老师引导学生环游图片,感受绘本中的每一个形象!黄老师的课例展示和讲座,让我对英语绘本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就像黄老师所说,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升审美。不是词汇的学习,更不是语法点的教学,在绘本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桂婷婷老师和黄慧老师的两个报告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黄老师对绘本教学中师生关系,整体与分步的关系,图与文的关系,读与演的关系,问与答的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强调要真输入,真输出!不要假模仿!学习绘本不是为了教授单词句子而是让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培养其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

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受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和课例,让我们能在聆听中收获成长,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小学英语教学教实践中描绘我们迁安小学英语教学的七彩画卷!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3

2019年10月19.20日,沧州市小学数学“北派名师”活动在沧州市南湖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看到数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着课堂教学艺术,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她们在开启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执教理念的启发

一、导课要为教学服务。

如刘松老师精心设计的《分数的意义》的导入,她是以学生喜爱的各种各样的糖果来引入话题,并使之贯穿于全课,以此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向师性更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课前谈话也很引人入胜,她通过“猜一猜,考察你的反应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项游戏。于是,在这种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师生们共同进行下一轮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观察力”活动,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安排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新知学习这个教学重头戏中,设计有5个教学活动。为首的是板书课题提出目标。这个根据学生心理需求,由学生提出的知识目标的活动很重要。这个目标可使课堂教学行为步调一致,便于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参与;其次是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分数的读和写。整个过程的展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主次恰当。特别是教学策略明确,具体体现在:其一,对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学会的材料,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讨论、尝试、自测、总结来完成。即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馈,主动总结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分数的读和写等就是这样做的。其二,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材料,如分数的意义则采用抓住其关键要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采取启发诱导递进反馈调控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等两种方式。譬如,理解分数意义中的平均分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观察理解中调控,在操作理解中调控,在识别理解中调控,最后通过小结来完成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譬如,正确认识分数意义的单位1 则采取第二种方式,即先认识单位1 可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再认识单位1可表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然后进行变式、举例、总结。与此同时又紧扣反馈调控,使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另外对新知认知过程的设计,还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认知过程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各种能力

二、课堂上应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

数位教师在教学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着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计算,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让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她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从而想到用分数来表示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运用到生活中,老师设计的练习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通过“抽奖”、“砸金蛋”等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所有的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别是多少元?”这一实际生活中的话题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掌握了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数位老师都能很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储冬生老师在《认识负数》使用多媒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多媒体上示范画了-1层、 -5 、 -185米 、-50元。围绕着这几个学生代表的发言,学生之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画的图,力求更好的表示出这几个负数的实际含义。储老师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数学上把地面叫“0”,生在指导下在1层和-1层之间画上了0分界线。老师适时提问:-4层比-1层高了还是低了?在多媒体展示的其它几幅图中,储老师也同样注意引导学生找到“0”。在正负数的理解中,“0”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正数与负数的分水岭,储老师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认识到正数和负数以0为界,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自然也理解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借助数轴完善了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扩充。还有一个环节设计的相当巧妙。当学生自认为对负数有了一定了解时,老师出示了体育老师体检中为儿子测量的身高数据: -2厘米 。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怎么越长越低了呢?难道站到地下面了一截?终于有一名女同学说出了:那是和同年龄的儿童的标准身高比相差了2厘米 。这样学生对正、负数的本质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总之,这次的听课,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来自于对知识的猜想与验证,来自于对活动的探究与解决。而这些恰恰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问题。我还要多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我相信自己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4

七月二十二日,我们一行人满载着教研室周广忠主任的期望,在吕金颖主任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海滨之城――秦皇岛,参加第七届“北派名师”之小学数学暑期面对面深度培训。

本次为期三天的培训,让我们领略了吴正宪、钱守望两位名师大咖的风采。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像一阵清风,为我们拨云见日。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如此高规格的学习的平台,提升自身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感受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人人参与。

两位名师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但无论提高学生哪方面能力,都离不开课例。而每个课例的情境创设也尤为重要。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如吴老师在讲解关于数据分析概念时,利用《平均数》这节课。她与台下的老师们互动,让我们想一想如果讲《平均数》要怎样引入,如何激发孩子的经验,如何打开“平均数”这扇门?我就只想到了教材中的踢毽子,而吴老师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同学们熟悉的平均分引入,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我也想起了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知识时,我以“分西瓜”的故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唐僧师傅带着徒儿们去西天取经,路上又渴又饿。师傅说:“八戒,你下山画缘弄个西瓜来解解渴如何?”八戒一听,扛着九尺耙就下山了。估计有一顿饭的功夫,只见他大汗淋漓地抱着一个西瓜,一边跑一边喊:“西瓜来也!”悟空边切西瓜边说:“师傅,我把这西瓜平均分成4份,咱们师徒四人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您看怎么样?”没等师傅开口,馋嘴的八戒急了:“西瓜是俺老猪找来的,怎么只分给我四分之一呢?猴哥,我要西瓜的八分之一,最少也要给我六分之一,你看怎么样?”悟空称是。请问馋嘴的八戒是聪明还是愚蠢呢?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也清楚好的引入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在农村学校,一人要兼语文、数学、英语3科,没有时间把每节课都深入研究,进行很好的情境创设。而钱守望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他说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积累,善于思考。身边总带一个小本子,出去散步,坐公交车,逛超市……发现信息,有想法就记录下来,这样就会丰富自己,组建自己的资料库。当课堂需要时,就从资料库中提取。同时,情境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生动、直观、形象的,能使学生主动提出数学问题。

二、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如吴老师在讲《平均数》的理解时,指出了平均数的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而我自己在讲授这节课时,因为没有读懂教材,就只关注了算法理解,认为学生只要懂平均数的算法就可以了,忽略了对学生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也没有为学生日后学习统计埋下一颗种子,没有建立数学知识的联系性。但在讲授《三角形的分类》内容时,我反复认真研读了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固有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培养学了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所以在今后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学目标,在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微观上要深入解读教材,解读教材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要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还要解读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材上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在我的理解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数学思想与知识的进阶式学习体系组合在一起,建立一颗系统的“知识树”式的教育思路。如果把这颗“知识树”看作是一幅白纸上的图画的话,很显然我们的这幅画还缺少背景,那么数学的文化、历史与现实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作为背景填充到画面中去,这样一幅完整的抽象画面应该就是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才能叫做基本读懂教材。接下来学生要做的是在这幅抽象的图画中添加自己喜欢的色彩,最后每一位学生在老师那里都会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画卷。这样的意义在于学生既不会在学习中偏离轨道,又不会造成知识面的缺失,既能让学生得到乐趣,又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设计有效的提问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是朴实的语言、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串、深入浅出的引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问,和孩子们一张张跃跃欲试的笑脸。如吴老师在讲授《平均数》 时,孩子们说出了全班的平均分92分,吴老师就追问,怎样看待这92分啊?如何理解?他是谁的分?;学生充满激情的回答“不是一个人的分,是我们班的平均分”接着吴老师又追问“从这组数据中你看出了什么”孩子们又跃跃欲试,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也说出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反思自己的课堂,就缺乏这样的提问、追问,更多只是问学生“为什么”“请说出理由”。是啊!“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使这颗心脏跳动正常、有力地跳动,就要精心、准确、精准地进行提问。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结构更为合理,同时调动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如果说提问是给学生思考的方向,那么追问就是思维的导火索,一触即发。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还要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抓住生成的资源,通过追问将其放大、点燃,不仅使眼前的提问得以澄清,获得基本的数学理解,而且能够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促使其在不断的追问中得以延伸、发展。提问、追问,再追问、再提问,甚至反问,都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地研读课堂,研读学生获得,也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对自己提问、追问的情形下进行,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提问技能不断进步和完善。

四、“五动”打造“动感”课堂

钱守望老师所说的“动感”主要指 “五动”: 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所谓“手动、口动”就是学生行为上的参与,所谓“脑动”就是学生思维上的参与,所谓“心动、情动”就是学生情感上的参与。课堂不是看教师讲得多精彩,而是看学生表现得是否主动。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会,而不是被动地让他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做到:1、适当地在课堂中留白,在头脑中静静地想一想,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生成新的智慧;2、注重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学生能自己动手的,老师绝不代劳;3、老师要适当地沉默(给空间)、示弱(给胆量)、等待(给时间)、放手(给机会)、激励(给动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4、感受人文精神,钱老师在讲“分数的认识”课例时,用“好丽友派”一段广告的引用,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我在讲授鸡兔同笼时,学生也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总之,两位名师的风采使我茅塞顿开,回味无穷。有名师引领方向,我会奋力前行,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5

二伏天气,一场透雨给我们带来了夏日的清凉,同时,给我们带来又一丝清凉的是第七届“北派名师”之小学数学暑期面对面深度培训如期拉开了帷幕!

7月22日,我们带着教育局领导的信任,学校领导的重托,满怀对北派名师的崇拜以及对吴正宪老师和钱守旺教授讲座的期待,满怀对教育的热爱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南戴河,来参加这次中国北方的教育盛会。

这次的小学数学培训活动为期3天,23—25日,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陕西、重庆、山东等地的1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这次观摩研讨会。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更加近距离地走进国家级名师、特级教师、知名专家,领略他们的风采与魅力,感受别样的专家级课堂,汲取专家们深层的知识与思想的精华!

各级领导对这次老师们外出培训非常重视。一到目的地,带队领导武杰老师就给老师们召开了小型会议,会议上武老师对今后3天的学习与生活中的纪律进行强调。并为了更好的学习与交流,武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分组。

7月23日早晨,老师们早早地就来到了会场,安静地等着吴正宪老师的到来。偌大的会场里座无虚席。

观摩研讨会的第一天,是由知名专家、著名名师吴正宪老师为大家做专题报告。

吴正宪,女,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吴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专题报告《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并向我们深度解读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使我们又一次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今天吴老师着重就老师们困惑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运算能力两大核心素养给培训老师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关于数据分析观念。首先谈到三个核心:第一在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第二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老板的工资案例进行有效分析。第三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以案例抛硬币说明样本稳定性。其次分析数据分析观念为什么能够成为核心素养。

概念理解了之后,吴老师又向我们重点讲解了怎样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告诉了我们要分4步走:第一什么是?第二为什么它是?第三怎样做?第四再看点什么?按照这样的思路,吴老师并没有一本正经地做报告,而是通过与老师共同交流的方式,在自然与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着研讨。

然后,吴老师又就和北京一师附小老师同课异构的《平均数》这一课例重点讲了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这是北京一师附小在给同学们讲《平均数》。

这是吴老师在同课异构,也在讲《平均数》。

随后,吴老师就这两节课和现场培训老师做了热烈、自然、亲切、随和的交流与研讨!从中不难看出吴老师确实不一般,不愧是专家!

通过研讨,使我们明白了第一位老师尽管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但她概念讲的多,平均数怎么算讲的多,老师引的多。既然把平均数放在统计这一章,有什么意义?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平均数?这种需求不够,还应该再举一些生活中用到平均数的例子。而吴老师却在课堂上悄然地进行引导,不留一点痕迹,很自然的解决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又极受极数的影响,并让学生顺利地帮助政府官员解决了儿童多少身高免票的问题,无形当中给学生渗透了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吴老师在研讨中多次提到:要给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一颗数据分析的种子,这颗种子可能开不了花,但他在小学接触过,体验过,就会在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当中,引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

最后,吴老师又就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且告诉我们怎样培养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1)正确。(2)算理、算法。(3)合理、简洁。而不要求速度。

吴老师最后叮嘱我们:要我们走进学生,做孩子们真正的朋友。要心无杂念,满眼都是儿童,满眼都是孩子,你的课才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你的课才显得厚重、深刻,否则就变得肤浅。一回头,她在丛中笑。

word该篇DOC格式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5篇范文,共有933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5篇下载
参加“北派名师”培训体会5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