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演讲稿 > 其他演讲稿 >

塑色长天、《宁夏通史展》讲解词

发布时间:2021-08-13 11:17:1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参观《朔色长天一宁夏通史陈列》,我是宁夏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禹思彤,很高兴为大家讲解。

“朔”即为朔方,北万的意思,最早在《诗经》中就有“城彼朔方”的记载,而宁夏则为古之期方,在西周时期就有这样的称谓了:“长”代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宁夏地处西北,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南有六盘之险峻,北有贺兰之巍峨,涛涛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我们眼前的大型浮雕集中展示了宁夏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水润沟遗址,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商队,黄河灌溉出的“塞上江南”美丽景象,闻名遐迩的西夏陵,极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银川鼓楼,宁夏八景之一的银海宝塔等。

行政建制与沿革

宁夏历史悠久,四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一万年前开创了原始农业:商周之际王朝势力到达宁夏;春秋时期戎狄部落游牧于此:秦汉之时,隶属“北地”“安定”两郡,经济得到发展:张骞之后,宁夏作为丝路孔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北宋初年,党项族立足西北,自称“大夏”,定都“兴庆”:元朝一统,设置“宁夏府路”,“宁夏之名由此开始。

本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

北江南。介绍了宁夏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元明清的历史。

水洞沟

1923年,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位于宁夏灵武的水洞沟发现了距今4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是宁夏原始文明的开端。这一时期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活动区域多选在河边、湖岸边,水草丰茂、动物多样的地方、代表性器物有尖状器、端刮器、石核等。

水润沟遗址先后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出土了数万件石器和少量古动物化石,是中国发现遗物最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尖状器、刮削器和少量的砍伐器,就是从水洞沟出土的,在四万年前也算得上是先进的生产工具了。它和欧洲的莫斯特文化、奧瑞纳文化的石器打制技术有着惊人的相近。水洞沟遗址的发现,推翻了中国黄河流域没有旧石器遗存的旧观点,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样地”

原始牛头化石

这件原始牛头化石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水洞沟遗址,专家根据牛角的大小推断牛的体重能够达到2-3吨,相当于现在一头小象的重量。水润沟遗址中还出土了野驴、犀牛、鬣狗和鸵鸟等动物化石,说明在数万年前,现在这片极度干涸的荒滩是一片树木丛生,水草丰茂的地带。

菜园遗址

原始窑洞模型

这个“原始窑涧模型”就属于菜园文化,它是由半圆形场院,过洞式门道和椭圆形居室构成,在室内还有灶坑和储物的窖穴,另外皱襞遍布壁灯,壁灯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照明史又向前边进了一大步,据考证,这座模型的原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的古窑洞式房屋,被誉为“窑洞之祖”。而菜园文化是一支农畜

并重,崇尚简朴的原始土著文化,它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远古文化的空白。

仰韶文化

尖底瓶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仰留文化址在宁夏境内发现13处,这件用来汲水的尖底瓶就是在隆德县出土的,12367取水时,将空的尖底瓶放入水中,瓶自动倾倒,装满水后,尖底瓶又恢复平衡,口自然向上,汲水十分方便省力,这种器具的出现,表明我国原始居民在很早以前就懂得了重心与浮力等力学原理。

马家窑文化

豆英纹双耳彩陶罐

距今5600—4000年,是一支以原始衣业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文化,分布于甘肃、青海等地,宁夏境内发现遗存153处,这一时期的彩陶文化空前繁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各种砖红色的海器上,描绘黑色,红色的花纹图案,既实用又美观。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件“豆荚纹双耳彩陶罐”出土于宁夏固原河川,距今5600年-4000年.彩陶不仅是实用的,而且还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陶器上的彩色花纹,图案,植物、飞禽走兽、符号,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内容,表现了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眼前的这件彩陶,器形端正,胎质纽密,呈砖红色,两侧对称有耳,口沿外折,腹部以上绘有装饰花纹,颈部绘两条平行的宽锯齿纹,在连缀的花纹中间描绘有黑色的豆荚纹图案,组成四组对称的漩涡和成串的豆荚纹,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菜园遗址

彩绘双耳红陶罐

这件“彩绘双耳红陶壶”,属菜园文化,它和前面马家窑文化彩陶壶在器型上非常类似,但纹饰较为简单:颈部网格纹,上腹部为一圈一圈的的锯齿纹。菜园文化的陶器制作使用泥条盘筑法,先用泥条盘成外形,而后将泥条缝隙抹平后烧制而成。

齐家文化

距今4400-3900年,分布在今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境内,遗址遍及宁夏南部山川,专业礼器大量使用,反映出对玉器的处理工艺日臻成熟。

玉礼器

当中原地区已经进入奴隶社会的夏朝时,宁夏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齐家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除了制陶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外,原始宗教也较为发达,人们往往使用玉石质地的礼器来祭祀祖先和天地神明,在展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玉璧,玉环和玉琮等,《周礼》中说,“苍壁以礼天,黄琮以礼地”,正是说明了玉石礼器在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地位。

夹砂三足红陶鬲

为齐家文化陶器,是当时居民的一种炊煮用具,上半部似罐,下方有三个桃尖状的空心足,既可以使鬲放置稳固,又能增加鬲的容积,加大与火的接触面积,加快炊煮的过程。三足下面形成的空档,可以添柴生火,不需另外挖掘灶坑,十分科学。

西戎春秋

春秋时期的宁夏分属于义渠戎(原居固原,后古据陇东),乌氏戍(宁夏固原)、朐(qu)衍戎(宁夏盐池)三个戎族方国。固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墓地的考古发掘,也进一步证明了宁夏先民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先行者,开拓者。

青铜簋

这件“青铜篇”,敞口,双微鼓的腹下是安稳的圈足,耳的正面各有一只怒目暴突的饕餐,其意念不言自明,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碗,最早用陶土烧制的食器,是商周时盛饭的工具,后改用青铜浇注,演变成礼器存在。青铜簋与青铜鼎组合使用,鼎为单数,簋为双数且数量上比鼎少一个,代表着权利和地位。古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士大夫阶层则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

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善于征战的西戎各国,对兵器的制造尤为重视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土的兵器有短剑,弩机,戈,镞(zu箭头),矛,铠,甲片等,再现了日游牧民族的战时雄风。

错银铜镦

这件错银铜镦(dui)是1968年出土于固原头营,属战国时期,是安装在长兵器末端的加固构件。铜的外表及底部,用细小的银片和银丝镶嵌,构成卷云纹及曲线图案,绚丽多姿,错金银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为铸器、錾槽、镶嵌、磨锉四道工序,这种工艺历经2000余年,沿用至今。

青铜透雕牌饰以自然界常见的动物为主要装饰题材,抓住了动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刻画了各种草原动物或独处或厮杀的状态。老虎的勇猛、鹿和驴的孱弱以及骆驼和马的强壮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些牌饰形象生动,制作精良,是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车马一直是古代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车马饰件包括车器

和马饰两个部分:车器主要有銮铃、辕饰(车辕:车前架牲口的两根直木)、车轭(车辕前端用以扼牛马之颈的器具)、杆头饰、伞盖、车軎(wei)、车轴饰等:马饰主要有马衔,马面饰、当卢、节约等。在宁夏境内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车马饰,民族地域特色十分浓厚。

帝都藩屏—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宁夏属北地郡,秦始皇曾出巡西北,经固原,登六盘山。汉代,宁夏南北分属安定、北地两郡。两汉时期,移民屯垦、引黄灌溉,带动了手工业进步与商贸、交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特色鲜明,宁夏成为守御边疆的北方门户。

汉代有厚葬的习俗,尽可能把逝者生前所用之物“搬”到墓穴中,供他们在阴间使用。考古发掘保存完好的汉代墓室,经常呈现出一种“人间气象”——有精心修葺的院落、粮仓、灶具、水并,还伴有鸡、鸭、猪,狗等陶制动物,此外还有铜镜、铜钱等。

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

1974年出土于固原古城公社,青铜铸造,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羊回首而卧,双目凝视,似乎看见了什么将要立起的形象。古代匠人充分抓住了这一瞬间的动作形态,把羊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除了动作形态生动外,匠人们还使用了传统的错金银工艺,用细如发丝的金银线,在羊身上镶错出如同毛状的花纹,在灯光的照射下,金光银彩交相辉映,显示出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汉代艺术精品。

伏波将军章

出土于宁夏固原草庙公社,“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意为降伏波涛,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马援,据史料记载,他也是唯一在北地郡生活过的伏波将军,因此这枚印章曾经很有可能属于他。

陶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上于宁夏吴忠市关马湖汉墓,此陶楼分两段塑造烧制,后对接而成。为三层结构,三层楼面布局各不相同,屋顶高大,呈三角形,熊形角神和人形支柱兼具装饰和支持的双重作用,是东汉木结构建筑的真实缩影。

丝路重镇—北朝隋唐时期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宁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宁夏段的萧关道,灵州道在连接中西文化、商贸等交流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须弥山石窟

唐代佛教兴盛,丝路沿线遍布寺庙石窟。宁夏境内发现的唐代石窟寺多达十余处,其中须弥山石窟最具代表“须弥”为梵文音译,翻详过来是宝山之意。石窟这种形式最早产生于印度,当它传入中国后,便和汉代以来的石室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石窟艺术,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石窟和佛造像随着山势的起伏或高或低,若隐若现,富于变化,其中的弥勒坐佛高达20.6米,是我国八大坐佛之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具有极真其珍贵的考古和观赏价值。

三彩陶马俑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颜色众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此而得名,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在唐代是国家武装的主力,唐代人十分喜欢外来马,特别是来自突厥或者与突厥马有血缘关系的良马。工匠抓住了马的精、气、神,将它塑造得膘肥体壮,线条流畅,姿态惟妙惟肖,极富美感。

四系青釉盖罐

唐代国力强盛,我国陶瓷工艺蓬勃发展,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南青是指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北白是指河北的邢窑白瓷。

这件四系青盖罐,2004年出土于固原九龙山唐墓,整件器物胎体紧密,胎色白中泛黄,罐盖正中有一蘑菇形钮,通体饰三组双弦纹,肩腹交接处堆贴两周绳索纹,下腹处饰有一周凸梭纹,内外均施青釉,釉层稀薄.盖罐完整,是南方青瓷的典型代表,是一件非常珍责的唐代艺术品。

胡旋舞石刻墓门

1985年在盐池县苏步井乡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石门是成套的两扇,出土时石门紧闭并用铁锁锁住,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上面清晰的刻画着胡旋舞的图案。“胡旋舞”是唐代非常流行的舞蹈,据《旧唐书》记载,是西域小国康国的乐舞,唐代传入中原、但一直以来只有文献记载没有实物,而我们眼前的这件实物就是标准的、典型的胡旋舞实物资料。

左右两扇石门上各浅浮雕一胡旋舞男性,舞者高鼻深目,发束带,上身穿圆领紧身窄袖衫,下身穿贴腿紧裙,脚蹬长筒皮靴,各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舞姿略有不同。两人都手举长巾,舞动中熟练挥旋。四周浅浮雕卷云纹,使舞者犹如腾跃于云气之中,造成流动如飞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构思巧妙、主题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舞姿热烈奔放,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胡旋舞》一诗中写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诗中说,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左旋右旋不知倦,千圈万周转个不停。转得那么快,观众几平不能看出她的脸和背、这首诗形象,生动的突出了胡旋舞快速飞转的特点。

胡旋从西域传入内地后,风靡一时,当时长安几乎人人学跳。这件胡旋舞石刻墓

为我们研究唐代音乐、舞蹈、以及不同民族的器乐方面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是

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

大夏寻踪—辽宋夏金时期

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族是古羌族的一支,又称“党项羌”,最早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隋朝开始内迁,唐高宗时期,被安置在今甘肃庆阳一带,后逐渐内迁至今宁夏、陕西、甘肃地区,依附于唐王朝。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国,国号大夏,定部兴庆府(今银川市),因其在宋朝西北,中原地区称之为“西夏”。西夏先后与两宋辽金对峙鼎立,共历十主,历时190年,本单元从文字、瓷器、金属、佛教及建筑五个方面,全面、真实地展示了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吉样遍至口和本续

被定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1990年出土于宁夏拜寺沟方塔。活字

印刷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北宋时期毕昇就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曾有对活字印刷的记载,但在中原地区一直没有找到实物佐证。它的发现不仅以有力的实物资料捍卫了活字印刷起源于中国,同时也将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的说法提前了130年,最让世人惊奇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本续》是原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它的纸张非常的完好,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当时西夏的印刷术和造纸术相当发达。

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

这件《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是1804年我国清代著名的地史学家张澍在甘肃武威偶然发现的。碑文正面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形似汉字却无一字与汉字雷同,碑的后面刻有人人熟知的汉文字,末尾还刻有“天佑民安五年”的字样,“天佑民安”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宗乾顺的年号,由此推断此碑为西夏时期所立,而正面不认识的文字就是西夏

文字。这块石也是目前发现的以西夏文书写的唯一一块完整的西夏时期的石碑。发现

和破译西夏文字,与这件《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有着重要的关系,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西夏褐釉剔刻花扁壶

这件褐釉剔刻花瓷扁壶,是现今发现的一件比较完整的西夏瓷器,从外观上看,它

很像现在部队中使用的军用水壶。当时是用来盛水盛酒的,两边有耳,可以系上绳子拴

在马背上,或背在身上,便于在迁徙过程中使用,西夏瓷器的表面同样剔刻有牡丹花纹。

牡丹盛产于洛阳,是中原的花卉,在古代西北地区是很少见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

们,当时西夏和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

盛金铜生

它是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101号陪葬墓,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188公斤,青铜铸造,内部空心,外表鎏金,造型生动逼真。整座纲

牛取跪卧姿,双角弯曲,双耳椭圆直立,牛的眼睛圆睁而且外突,注视着远方,鼻子微

微向上翘,颈部肌肉线条清晰、突出,一根健壮的脊椎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部。这样大

的一件青铜铸造物品需要集塑型、铸造、鎏金,抛光等许多工艺于一身,它代表了西夏

最高的铸造工艺水平,达到了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艺木境界。

大石马

这尊“大石马”和婆金铜牛在同一墓葬中出土,是西夏石刻艺术中的精品,长130

厘米,宽38厘米,高70厘米,重355公斤,用一整块白砂石采用通体圆雕的手法雕刻而

成,马头稍垂,颈部弯曲,比例匀称,马鬃整齐流畅地致散在脖子上,层次丰富,线条舒

展、流畅,充分显示出真实、生动、质朴的西夏马形象。

彩绘泥塑佛头像

1990年出土于贺兰县宏佛塔,佛头像下眼睑有黑色“泪痕”,是高温下眼珠釉料

融化流出所致、下颌用墨线绘出日、月、云状饰纹,面部表情平稳沉静,圆而近方的验型特征是以当时人们公认的典型面相标准而塑造的,富有唐代造像遗风。

绢花木雕供桌

这个展柜中陈列的是西夏时期的“绢花”,它是用于佛前的供花,由三部分构成,

绢花、花瓶和底座。绢花是用绢经彩色印染面成,虽然己经历经了九百多年的历史,但

是色泽依然艳丽,保存十分完好,足以证明西夏有着高超的印染技术,而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也为保存这样的绢制品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花瓶及底座均由红木雕刻而成,上面用描金工艺绘有牡丹花纹饰,其制作堪称精美绝伦。

这件“木雕供桌”1986年出土于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双塔。是用来放置祭祀供品的。

桌子通体彩绘,红漆衬底,金色线条勾勒出桌面边沿、脚足、双枨、蜀柱、花档板和雕

花牙板的轮廓,间施黑色和绿色,是一件难得的西夏佛教寺庙供桌。

彩绘泥塑罗汉像

1990年出士于贺兰县宏佛塔,西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度,泥塑作品在西夏比较普

遍,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专家认为宏佛塔很有可能就是西夏时期一座等级很高的寺院,宏佛塔出土的泥塑作品既继承了唐末彩塑的传统手法,又具有西夏造型特征,堪称完美的艺术品。

人像碑座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件“人像碑座”是用来承驮石碑的,碑上刻看帝王的丰功伟绩和

后人歌功颂德的内容,通常历代王朝多是采用龟、兽或是赑屃(bi xi 都是四声,一种像龟的动物)的造型来驮碑,唯有西夏是采用人的造型来驮碑,表现出强烈的党项民族特征,以示区别于中原。这位大力士眉头紧皱,咬着牙,双手扶膝,采取跪坐姿,以夸张的手法再现了一个负重者的神态。

这样的“人像碑座”在西夏陵共出士了14件,仅这一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因为它

碑面左上角上阴刻有三行西夏文字,从左到右译成汉字依次为:“小虫旷负,志文

座,瞻行通雕写流行”,碑的后面有一行汉字,题刻“砌垒匠高世昌”六个字,是众多

修建陵墓者留下的唯一一个人名。两种文字出现在同一件文物上,可以说明西夏时西夏

文字与汉字均可使用。这些人像碑座既有唐代石刻的沉稳和力度,又有宋陵造像的细腻

与严谨,同时不乏党项民族习俗的流露,是我们研究中国美术史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琉璃鸱吻

高152米,通体施琉璃,是西夏现存最大,最完整,最具西夏风格和特点的一件建

筑构件。它是兽头鱼尾的造型,售口大张,舌头翻于覨,獠牙外露,眉目突起,鱼身

排列紧密的圆形鳞甲片,尾鳍双叉呈人字形,神态非常威猛。琉璃鸱吻是用于大型建筑

正脊两端的装饰材料,据说可以灭火,镇灾,还可以逢凶化吉,传说鸱吻是龙王九子之一,

人们根据它好登高望远的习性,将其放置在大型建筑的屋脊两端。如此大的鸱吻只

有装置在雄伟宏大的皇家大殿上才相配,由此可见,当年的陵园建筑是何等的宏大壮丽,如果是一般的文武大臣,即使品阶再高、功劳再大,所使用的也只能是这类”灰陶

鸱吻”,造型上与琉璃的鸱吻是差不多的,但它的体积明显要小,而且表面不容许施琉璃。

迦陵频伽

是用于房屋挑檐翘脊上的装饰构件,它是人面马身的适型,并且长有翅膀,有“东

方天使”的美警“迦陵频伽”是它的梵文音译,汉语称它为”妙音鸟”,相传它是佛教世界中的一只极乐鸟,出自雪山,歌喉动听,凡人听到它的歌声后可以净化心灵,引导人们一心向善一心向佛。迦陵频伽的形象随佛教传入我国,最早出现在北魏的石刻上,唐代多用于壁画和金银器的装饰上,而以这种建筑构件出现的,唯有西夏。

塞北江南一—元明清时期

元统治者吸取先进的中原经济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公元1288年,将甘肃行省下设的中兴路改为宁夏府路,“宁夏

由此得名,元明清三代,历时600余年,宁夏地区社会经济相对稳定,文化多元,中原农

耕文化和边塞草原文化交流、融合,使宁夏呈现出“寒北江南”的美丽景象。

黄河造就的“塞上江南”

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曾派大将

蒙恬在宁夏屯垦,一方面发展边地农业,而更重要的是抵北方向匈奴的入侵,因此,除

了修筑闻名世界的“秦长城”之外,还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宁夏引黄河水灌

溉农田的历史。到两汉时期,这里的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汉武帝刘彻曾6次出巡宁夏

检视边防,可见宁夏自古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而当时开凿的汉渠等渠道,到现在依然

还可以灌溉十多万亩农田。“天下黄河富宁夏”,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灌溉面积828万亩,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古渠系,造就了富庶的“塞上江南”。

明庆王朱栴

1391年,朱元璋封第十六子朱栴为庆王,负责宁夏地区军务,朱栴在宁夏生活的45

年间撰写了70余卷文稿,除了修复承天寺塔、康济寺塔、李俊塔等多处佛塔之外,还组织编纂了宁夏第一部地方志——《宁夏志》,全书约3万多字,内容广泛,为后人系统的研究宁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将才济济

清初,宁夏是清军筹集军需和兵源的重要基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军事将领,其中最

著名的是被誉为“清初第一良将”的赵良栋,他官至云贵总督,为平定“三藩之乱”做

出了重要贡献。

展柜里陈列的是当时八旗将领们所使用的战刀和战袍。较大的是马战刀,短小的是

步战使用的佩刀。这件黄色镶(xiang)红边的是镶黄旗,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是由皇帝亲自掌管的,是皇帝的亲兵,保护皇室成员安全的侍卫也从上三旗中选出,当时的慈禧慈安太后就是镶黄旗。

这间展柜里陈列的都是清朝责族们所使用的奢侈品,与我们前面看到的黑、白、褐

的瓷器不同,颜色十分绚丽,制作也更加精细。大家欣赏到的这几件清代瓷器,集我国古代瓷器之大成,不仅造型丰富,彩釉也多姿,纹饰更精华,已臻于鼎盛。

鼻烟壶

这几件小巧精致的鼻烟壶是用来盛鼻烟的容器。曾经被为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

成的袖珍艺术。在我国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成为一种流行。以皇帝为

首的封建贵族,奢(she)靡(mi)至极,他们所使用的鼻烟壶往往使用极其名贵的材料,并且由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专门设计,制造。特别是乾隆时期,鼻烟壶更是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一种器物。

银色河川

公元前24年,汉成帝建北典农城,为银川城的前身,自此历代均有建制。明设宁夏镇,系“九边重镇”之一。清基本沿袭明制,明末清初,文人诗词中出现“银川”一词

后演变为府城别名,描绘出宁夏平原稻香鱼肥、湖光潋(lian)滟(yan)的景象。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制建市,正式定名为“银川”。

宁夏府城

此电子屏上的宁夏府城图,展示的是我区已故画家赵文续仿《清明上河图》,花费十多年心血绘制。《宁夏府城图》由南半城、北半城、中城共3卷画组成,约40米,再现了70多年前宁夏府(银川城区)的城廓景观,真实描绘了银川的历史风貌。整个画面内容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再现了宁夏在明清时期的繁荣盛景,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同样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结束语

各位朋友,我们从四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一路走来,带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包容和平

的心态,带着砥(di)砺(li)前行的意志,带着深厚宽广的底蕴,成为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它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我们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谱写出宁夏新的历史华章。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参观!欢迎下次再来!

word该篇DOC格式塑色长天、《宁夏通史展》讲解词范文,共有92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塑色长天、《宁夏通史展》讲解词下载
塑色长天、《宁夏通史展》讲解词.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