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20:00:2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一

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任务。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

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二)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人格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

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自主探索,培养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型人格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的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五、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学生能敢于提高、敢于质疑,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表达”的质疑品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成功诱导,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起。

总之,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的基础,灵活型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增强。两者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观念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解式教学, 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而是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但是,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以及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恰当的教学评价。 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 下面笔者从实际教学工作出发浅谈一下教学评价的运用。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我认为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教学内容尽量从学生的已知内容延伸出未知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速度和认知能力。 我们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 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能够精神集中地完成学习都需要我们利用教学评价来完成。 做好教学评价,教师首先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示人。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师生间要消除距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与鼓励下,敢于大胆质疑与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教学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在导入、研讨、反馈、交流等环节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与肯定。 哪怕是一次肯定的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刻善意的沉默,都显示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潜能。 在评价中重视学习态度的转变, 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方法和技能掌握程度,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性运用知识等。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四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健全的人格。 每节课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利息”时,除了给学生传授利息的计算方法之外, 还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 并运用所学知识填写存款单,计算利息,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意义和实用价值,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义, 而且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对数学的需要。

(二)促进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交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教法学法的相互转化, 重视现代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例如,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关于存款的录像,接着问:“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探究研讨解疑。 这一问题的提出有较大的弹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信息的能力提出多种数学问题,展示了个性,获得了发展。

(三)促进教学形式的民主性

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体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兼容并存,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实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而设计”的新课程理念。 一位教师在执教“统计”时,平等、民主、交流、愉悦的气氛贯穿整节课。 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整个生日调查过程,还时间空间给学生, 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充分展示的平台。整个过程既有个体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彼比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组织,课堂气氛热烈,情感浓郁,思维活跃。

三、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施

多元化,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有结果评价,有过程评价,有智力因素评价,有非智力因素评价,还有两者相结合的评价……一位教师执教“可能与一定”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队会获胜? 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然后进行比赛。 赛后,加师对获胜队说:“祝贺你们,你们通过努力取得了胜利! ”转身又摸摸负队同学的头, 亲切地说:“老师同样祝贺你们,虽然你们这一次没有取胜,但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在比赛中的拼博精神。相信有了这种精神,你们以后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 ”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这样,既关注了结果,更关注了过程,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自信心、进取心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在课后总结收获时,教师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的说:“我知道了什么事一定会发生,什么事不可能发生,什么事可能会发生。 ”有的说“这节课我学得很快乐”“我能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了”“我们小组合作得很愉快”“老师像我们的大朋友”等等,体现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教”与“学”成为互动的整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既需要我们研究教学内容,又需要我们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更需要我们学会怎样面对学生, 怎样对学生做出恰当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师都应掌握的教学内容, 我们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 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不应是千篇一律的, 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特点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三

一、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1、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

教学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低、中年级的学生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高年级的学生,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2、情境创设必须有趣味性

情境创设有没有趣味是上课的关键所在。例如讲授分数的再认识时,展示多媒体设计的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讲授统计时,设计投球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思考中学习数学知识。

3、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诱因源于新奇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体验数学,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有数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二、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践行教学活动

教师教育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践行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教学精心组织,巧妙设计,给学生参与提供有效的活动。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些思考问题的情境,思考问题的时间,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愉悦,享受人生的快乐,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多问几个为什么?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让全体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三、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体验学习的成功,才能愉悦的学习。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激励鼓励每一位有成绩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有错误的学生,让学生感悟成功的幸福,让学生领会落后的羞涩,对未来充满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自我。向未来理想的王国奋进。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准确明了,恰如其分。例如,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表现好的孩子可以竖起大拇指,学生回答问题出色的摸摸头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让学生有成功的收获,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师必须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教学中把有效的时间,有效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跟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践行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让我们的学生在有效的空间里自由的翱翔,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四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为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微课教学,发挥微课的优势,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在课前使用微课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我们会发现现在教学中学生会对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存有疑惑,因为我们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最终导致这些疑惑会伴随学生一整堂课,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使用微课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保持思路清晰,为教学扫清了障碍,保证了教学的整体水平。例如,在学习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产生疑惑:“为什么只有分子相加减,分母为什么不能相加减呢?如果把分母相加减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就针对学生的这个疑惑,笔者特别制作了一节微课,微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不仅分数的分子相加减,同时分数的分母也进行相加减,通过得到不合理的答案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算理和算法。

二、把握微课引入时机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微课的引入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才能将微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学开始阶段引入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教学中出现的精彩片段,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调整到最佳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难点处,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在教学结束前,我们也可以借助微课来吸引学生眼球,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微课的引入时机,以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动态展示角的组成结构,帮助学生明白角的组成结构,理解什么叫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通过微课的形式动态展示这些知识内不但可以做到声音、文字同步显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起到节省教学时间的目的。再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当遇到混合运算的难点部分时,我们可以将这部分难点内容做成幻灯片,在总结概括环节中向学生展示混合运算的原则,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原则,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微课引导学生们巩固复习旧知识

数学知识前后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复习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我们在学习中才能无往不利,事半功倍。但是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没有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很难自觉地去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而且复习的过程也是枯燥乏味的。,这更成为了学生复习知识的阻碍。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微课来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因为微课时间短,而且信息内容也都是精简过的,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轻松地巩固学习过的旧知识,同时新颖的教学模式还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通常采用的面积推导方法就是拼剪法,将平行四边形剪成几部分,然后将其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因为矩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相同,所以可以借助矩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想要高效的完成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由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回忆起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我们课前引入微课的形式,借助flash动画技术,动态展示矩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将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回忆起来,然后再动态展示平行四边形向矩形转换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总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也是我们现代教学的必然需求,所以,我们老师要摆正心态,科学运用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们数学素养的提高。

作者:李加丽 单位:淄博市高青县田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电教已经普及到了教育事业当中,这使得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由于小学生们刚接触书本,很多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晦涩难懂,因此电教给小学教学带来的便利尤为显著。但是如果小学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不恰当,那么电教也只会是教学过程中的累赘。

关键词:电教手段;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一、引言

因为小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力很弱,而数学课又偏向于抽象化,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没有外部辅助的情况下教学十分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电教设施(多媒体等设备)和书本结合授课。而且利用电教设施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来将数学中的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电教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电教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它自出现之后就被各大行业所看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当像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等电教设施被运用到教学中,受到的反响很大,对老师而言,教学更加便利;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知识也相对简单了。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字应用中的入门基础教学,而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们只能对简单直观和可触可见可听的事物进行理解记忆,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缓慢构建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电教不恰当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时过度依赖电教设施,将所有将要教授的内容不假思索地加入幻灯片里面,没进行过修改,这样只会显得过于冗余,而且讲授的内容会无法突出重点。或者本该用幻灯片讲解效果会更好的却没有用,而该直接手写加口述会更简单方便时却用幻灯片繁琐的演示的现象。有时幻灯片里选取的内容太过呆板不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计算。当知道现在时间是十三点四十五分,求二十五分钟后的时间。教学时幻灯片里没有用时钟图片来将问题的抽象化变为具体化,相反却在幻灯片加入大量讲解过程,即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的概念,四十五分钟还差十五分钟达到一小时的简单减法运算,然后就是将二十五分钟分为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的解法,最后就是得出的结论,十五分钟后,时间变成十四点,还剩十分钟,由此可以得出二十五分钟后时间是十四点十分。从根本来说这样和没用幻灯片是一样的效果,无法展现出电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四、正确运用电教手段,使电教充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

(一)不盲目选择材料添加到电教中,巧用电教手段

1、使用小学数学重要概念加上图片等信息的电教手段教学小学数学的概念一般比较重要,在以后的中学或大学时,都可能会用到。但是概念都是文字描述,十分抽象,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就要使用合适的电教手段来教学了。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矩形面积概念时,矩形面积概念就是由长和宽围成的面,定义是长和宽相乘。这样手写或者口述都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选取两个矩形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插入幻灯片里面,红色标记长,蓝色标记宽,面积是什么,就由灰色阴影将矩形形成的面填充,而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选择较卡通的图片来加强小学生对概念的记忆。

2、删除数学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内容,只进行重点的详述这一类电教手段大都选择应用在试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将整道题的算法都一股脑插入幻灯片里面,而是将对这道题的归纳性思想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在幻灯片里面表达出来。例如,有10颗糖果,分给小明3颗,小东4颗,剩下的给小红,求三人所得糖果占总数的多少。这时候老师用幻灯片展示的效果作用不大,毕竟解题步骤不算这道考题的重点,所以可以删除,只要在黑板上书写加老师口述即可,但是应该在幻灯片上写出这道考题考的是分数的概念,以及两张3个糖果一堆的图片,一张4个糖果一堆的图片,分数由分子和分母构成,并指出分子是整体的一部分,即3、3、3是分子,分母是整体的数量,即10是分母,以及整体是1,所有的分数相加就得到一个整体,和为1.这样的教学,既解了题,也突出了重点,复习了教学内容,同样可以添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使用相应电教手段助学

1、小学数学抽象课题运用多种多样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们数学学得如何,关键是要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大不大。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提高,但是如果单纯的口述加黑板上的手写,想要提起小孩的兴趣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数学变得有趣。例如,一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妈妈给了小明80元钱,要求小明买2本3元钱的笔记本、24元钱的拖鞋和一辆30元钱的玩具车,小明可以用剩余的钱买一样下面商品中的哪一样商品,钱刚好花完。这时候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加载多个卡通或实物缩小版图片(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商品图片和其他商品图片隔开),图片下面标注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小学生来计算和选择。这样比简单的文字表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数学。

2、巧用电教手段使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相对较难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幻灯片、声音、图像加文字等电教手段来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看到和听到的前提下,把数学知识理解透,这相当于把难点简化了从而有助于教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用幻灯片添加其他方法解题,让学生在易理解的同时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们思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求半圆的周长。小学生可能只理解了整个圆的周长,而半圆的周长会求错。这时候可以在幻灯片里加入卡通半圆,再讲其求解,即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平滑线段,即围成半圆的边界长度。这时候可以联想到半矩形的周长和半三角形的周长等求解问题。

五、结束语

合理并正确地运用电教手段,不过度地使用电教设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理解能力慢慢地向抽象思维转变。另外电教手段添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的那些偏向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 在整个教学生涯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为了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积极的做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小学教育中, 不仅要进行基本的学科教育, 更要让学生具备基本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强化德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来看, 数学是学科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学生和老师对其的关注度都比较高, 所以积极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基本的探讨, 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科教育中的德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方式;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由于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现代化网络工具普及范围的扩展, 学生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多样化趋势日渐明显。在多样化的大环境中, 学生们受到的诱惑更多, 所以不健康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在不断的加大。为了使得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维倾向, 在小学学科教育的同时强化德育的提高, 也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矫正, 从而使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简言之, 在小学教学中重视德育有着巨大的价值, 所以在老师和学生普遍性关注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便有了重大的意义。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是目前小学学科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过于强调成绩, 所以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有一定的忽视。第二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对于学生的基本衡量大都从成绩着手, 这就导致学生自己忽略自身道德品质的建设, 转而重视成绩。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思想方面的发展, 对于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非常的不利,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积极的认识此种不足, 并利用德育渗透的方式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改善, 不仅对于学生的道德建设有利, 对于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效果。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2.1 直接渗透

直接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主要是将德育教学的目标和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进行综合, 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进行综合的体现。就直接渗透来讲, 其突出的优势是目标明确, 目的性强烈,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学科教学而出现德育教学的占比减少, 但是从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看, 此种渗透方式也表现出了一个明显的不足:因为德育教学的目标过于明确, 所以学生对其的好奇心理有一定的减弱, 而且在这种直接渗透的过程中, 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关注度也有一定的下降, 所以说直接渗透与教学综合性价值不强。

2.2 间接渗透

间接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 另一种主要的方式。这种方式相比于直接渗透而言, 对于渗透基础的打造十分的重视。间接渗透在具体应用的时候, 首先会对德育渗透的节点进行寻找, 在找到合适的渗透节点时, 通过学科教育的引导, 会将学生的关注点慢慢的进行转移, 从而在学科基础之上强化德育的内容。简而言之, 所谓的间接渗透就是在基础灌输的情况下, 将学科教育向德育进行引导, 从而导出德育的渗透方式。这种渗透方式的突出优势是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强化德育教学的目标深入, 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3 融合渗透

融合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种突出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有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进行数学学科教育与德育教学的基本相同点分析。通过学内容的明确和德育内容的了解, 可以就二者存在的相同点进行细致的总结。第二是在相同点总结的基础上做好内容的融合。因为两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性, 所以强化二者的'结合, 可以达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样, 在进行数学学科教育的同时, 德育教学也可以同时进行。换言之就是做好融合渗透的基本工作之后, 在相同的时间周期内, 可以实现德育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双重目的。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注意事项

3.1 明确渗透的目标

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 要进行德育渗透, 明确德育目标是一项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德育目标的明确有两方面的重要性:第一是目标明确会加强德育教学的动力, 这样, 德育教学的效果会更加的突出。第二是德育教学目标的明确, 会让整个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资源的节省。因为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 学科教育和德育教学可以同时开展,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缩短教学周期。简而言之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要进行的德育渗透, 必须要将渗透目标确定清楚, 这样才能够保证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较好的效果。如果目标明确保证不了, 那么德育教学的基本方向把握会出现偏差。

3.2 重视渗透的持续性

在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过程中, 另一项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要摆正渗透具有持续性。因为小学生的理念和观念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们对于事物以及道德的认知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产生深刻的变化, 所以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 需要循序渐进, 在慢慢培养其基础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的深化。简言之, 保证德育渗透的持续性, 其教学效果的延续性就会提升, 整个德育渗透的最终目标也会进一步的强化。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成绩, 其德育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所以在小学教育的时候, 积极的强化德育水平意义重大。从目前的小学教学教学实际来看, 单独的进行德育教学显然不现实, 所以将德育和学科教育进行结合便具有了积极的意义。为此, 展开德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探讨便有了重要的价值,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考虑和探讨, 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小学学科教学和德育教学的结合性。

参考文献

[1]曹慧萍, 吴颂欣。网络平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效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 20xx (5) :106-109.

[2]刘勇。小学数学中以渗透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xx (20) :106.

[3]鲜光伦。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xx (11) :9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教育在理念上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被动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阻碍了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进行,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活跃在课堂上,所以,怎样在自主、合作和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已然成了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新方向。就目前教育制度下被动的教学方式的问题,本文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导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新课程改革

当今时代为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数学作为一种抽象化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小学生处于懵懂单纯的阶段,对万事万物都具有好奇心和无尽的想象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却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特点

数学作为小学时期的重点学科,是一门以数字为主体的科目。学生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低,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重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然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而数学的抽象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程度并不高。由于老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学生对事物的形象化理解程度低,更加阻碍了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导学式教学特点

导学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只作为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导’与‘学’相结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习更高效。以下为导学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导”与“学”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淘气的阶段,喜欢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使他们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环境联系起来,将知识熟练的应用到现实,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二)强化学生思维方式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尚未发展成熟,这时候老师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让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自主学习合作,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

(三)知识较规范

在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比较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并分析所学知识的不同。同样在教学中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的行为,通过教导来说明道理。

三、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情境导入

由于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有对事物抽象化的思考能力,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均不成熟,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厌烦,而导学式教学法利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上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同学们说:首先我们以做游戏的方式来开始今天的课堂学习,同学们可以随意说出一个数字,老师无须笔算就可以判断你说的这个数是不是能够被2或5整除,我们可以来试一下。此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惊奇之余踊跃参加到这个游戏中,好胜心驱使他们积极发言以期驳倒老师的说法,然而老师却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回答出结果,同学们就会产生好奇心理,急于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快速计算出结果,随后,学生们带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轻松愉悦地进入到学习氛围中,带着充分的热情进行主动学习。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或导入点要与课本教学内容紧密相连,问题或导入点要新颖、独特,且要控制好其难度,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情境教学导入

作为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激发学生兴趣成了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提升和完善,小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天性活泼好动,教育者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共有特性设计出相关的课堂游戏,让学生把学和玩有效结合起来,学习也会更轻松。教师可以参考小学数学课本中部分游戏设计,如:掷硬币、植树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课本内容设计出合理有趣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三)行动导入教学

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过渡阶段,将行动导入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准确全面规范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3+2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就可以采用行动导入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三本书,一部分放两本书,然后让他们把两部分书放在一起,数一下一共是几本书,以这种行动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加法的运算,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最大限度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表现,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对于相对较难的习题,若成绩较为平常的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就应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肯定,鼓励大家向该学生学习,让其在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中获取自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心底喜欢老师,主动进行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八

摘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特征是看他如何理解数学,以及他能否用数学思维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然后用他所学去解决他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实践者,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学生的数学学习,他们可以体验生活,享受乐趣,欣赏价值观,培养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资料;对学习的兴趣;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将生活资料纳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集中认知数学知识点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上。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设计,将数学知识点还原为每个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答案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物体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相反,我专门设计了教学。首先,我让学生做实验来测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和盒子里黄沙的体积。通过学生的独立比较、归纳、推测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探索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讨论诸如“为什么饮料不能装满瓶子”和“为什么网上的内容写在饮料盒上”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在这个数学课堂上,从实验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到最终结论的结论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我没有说教和灌输,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循环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积极探索、独立建构知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在生活中”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2、教师应该善于挖掘生活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丰富的数学资源。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虽然我们教科书中的案例现在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知识背景有了很大的融合,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仍然存在空,关键是教师如何开发和使用他们周围的生活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大胆重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充分体验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教授了“十进制乘法”的相关知识后,我特别设计了“理解并填写发票”的生活常识,这是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的教科书中找不到的常识课。当我安排介绍的时候,我从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一个小事件开始:“张三吃了他从李四熟食店买的猪肉,食物中毒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张三应该出示什么证据来投诉?在讨论中,中学生意识到发票是解决消费者纠纷的重要证据,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我还设计了三个层次:

一是理解发票,一是让学生在上课前交流发票知识,然后展示完整的发票,让学生能够阅读发票上的相关信息;

二是如何填写发票,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购物情境,让学生体验用十进制乘法知识填写发票的方法,学会正确填写发票。

第三,我设计了一个情节:发票脏了,怎么恢复发票?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件,我现在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全心全意地解决问题。

最后,当问题解决时,学生们感到由衷的兴奋。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发展技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它的“影子”活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教师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就能提供培养孩子能力的额外途径。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和诱导学生。课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究—发现—再探究—吸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在数学生活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的真理。因此,一些数学知识可以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空并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当我在课堂上教“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时,我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亲自去超市进行模拟购物。付款时,我想:销售人员应该如何找到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都会通过购物过程中的自我体验,怀着极大的兴趣感受到新的知识。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可以融入生活。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库,使数学思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发展。在生活实践和数学理解的交融中,热爱数学和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来自内心深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实践者、探索者和计划者。在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判断、选择和规划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不仅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创造独特的数学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九

1现状分析

目前,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教育较少,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窄,教学模式刻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启发缺乏足够的重视等现状问题。可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离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重视。

在农村应试教育痕迹明显,学生能力培养欠缺。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的唯一追求就是分数,而现在绩效考核仍然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比重很大的考核指标,于是部分教师便以牺牲学生的成长自由为代价,盲目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往往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也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南辕北辙。

同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全面发展受制约。华东师范大学的吴遵民曾明确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永远而且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乎人格的健全与人性的完善。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却模式单一,以书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以灌输学生课本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死记硬背书本内容,缺乏学习主动性。

2差距归因

(1)社会现实要求的压力,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尤其是在边远山区的农村数学教学,学生能够熟记字词句,但对新的知识缺乏变通认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不够,读图能力普遍不高。很多时候,学校盲目追求学生考试分数,以分数来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于是很多数学教师只好在教学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强化学生对基本公式的熟记,从而到达数学考试高分的目的。然而,学生对数学中应用意义不求甚解。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要想摆脱现在的生活现状,农村孩子就必须要通过考试,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而,现实的压力,使得农村教育从小学教育开始就普遍的以追求应试效果为目的。这样的话,单纯的追求应试分数,追求考试效果,其无疑就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一致。

(2)硬件设施的不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本身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支撑学科,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是最强的学科之一,数学水平提不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生活学习条件差,好的数学教师无法真正充实的农村教师队伍中去。此外,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明显落后,心理教育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教学媒体等都对数学教学水平有极强的拓展,这些都严重的制约着农村地区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3)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开展困难的原因之一。农村的数学教学困难前行,农村地区小学办学条件艰苦,生活学习条件差,优质数学教师无法真正充实的农村教师队伍中去,而现有的教师们不满足于现状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状。农村地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开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因而,缺乏足够的优秀的师资力量的补充和助力,这种现状严重的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发展。

(4)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性,限制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近年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为农村地区留下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农村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的教导和教育,使得孩子们本就薄弱的学习基础变得更加的不利。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农村地区大量的留守儿童单单凭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是无法保证孩子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塑造的。

3优化策略

要走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困境,确实使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目标相接近,就必须要在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下,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的设施建设,促进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育评价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引导社会对农村边远山区的教育关注。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考试第一的教育思维。传统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往往只是以应试为目的,以考试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僵硬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而要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塑造和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的必须要转变教育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能力欠缺和身心健康受忽视的局面。

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教学设施。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其追求无可厚非都是为了服务于生产生活。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的使命越来越复杂化,对数学的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其教育投入远远跟不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是改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一个关键。

再次,要创新教育方式,灵活教学手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小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进行教学规划的制定,寻找适合农村地区实际的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灵活教学手段,运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田野教学和体验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共有1868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