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21 19:20:1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篇一

【关键词】全面发展;政治哲学;社会主义本质论

【作者简介】王家忠,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海南 海口 571158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058—0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蕴含着从政治关系审视社会主义经济,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的规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体性进程,本文从政治哲学的层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作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十政治报告中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民主体价值分析

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政治主体及其政治关系的本质是邓小平分析社会主义问题的出发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所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探索,始终关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问题。自觉地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面临着新的课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共同富裕”等论述贯穿于他的改革开放思想全过程。“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他更进一步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应该说,邓小平不仅是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事实。更把握了这一经济事实所蕴含的内在的深刻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主体和政治事实的价值分析,从而对社会主义客观存在的政治事实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答。“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客观存在的政治事实与政治主体看作是历史的和发展的统一。

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的内生性和自觉性,仰赖于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是实现“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即从实现“政治解放”到实现“社会解放”。这是因为,“以往的一切统治阶级,对被统治的人民群众而言,都只是区区少数,”只有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解放”。邓小平对马克思的“社会解放”赋予时代性的解答。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出路。对发展生产力论述都是围绕“根本表现”、“首要表现”、“归根到底”和“最根本任务”展开,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质标准。“社会主义一定要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标志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速度。”并从发展生产力的速度和质量作为界定的动态标准,“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他更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政治利益层面阐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就是要“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强调“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宪法有密切的联系,”把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认为,体制改革和创新既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的政治利益关系与政治价值的统一,更是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创新,体现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及其政治权利行使的政治关系与人的社会解放,“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利,”“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角度阐述人民当家作主,使社会主义信仰与制度价值相吻合而具有内生性、自觉性和有序性,揭示了社会主义实现人的“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一般规律。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事实的实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的政治价值的实现。我们从邓小平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中理解。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坚定的信念。他说:“我们有自己的信念,我们希望永远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正在用这样的信念教育我们的后代。理所当然的是,我们要增加我们的国民收入,使人民的生活一步步好起来。但是,决不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产生新的剥削制度。”基于这一信念,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新鲜事物尤其是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包产到户”、社会住房制度改革和个体经济是否产生新的“剥削”等敏感的社会问题作出了充分的肯定性回答。“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责任制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允许居民买房也不产生剥削,不是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尤其是把“三资”企业看成“发展了资本主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和平演变”等等,邓小平认为,“三资”企业或是改革开放,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两大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的基础,“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绝不会产生新的剥削阶级,而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加强。另一方面。他以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事实与政治事实的一致性。一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的深刻变化,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表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子。二是在改革开放中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至于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三是坚信我们的制度将成为世界最好的制度。深化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矛盾和风险。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否,事关我们改革开放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后富”思想、“共同富裕”思想、“两个大局”思想,“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他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梦、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虽然我们还没有“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但是“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在当代中国。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经济关系根本利益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人民主体的根本属性。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他说:“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正确地解决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言之,社会主义就是共同富裕,就是要消灭贫困,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他进一步阐述了共同富裕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应当讲,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那种陶醉于意识形态中的优越感,不是“平均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而是在现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的事实告诉我们,邓小平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及政治关系的规范化和法律化,准确把握了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规律及现代文明意义上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从政治意义上彻底改变传统经济意义上“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优越感;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主体价值,就是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人民主体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社会价值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未来社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的同步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60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探索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而全面展开。

(一)社会主义本质是人的自由自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做了精辟论述。他说:“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而自由个性就是“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点又是同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自发性消除相适应的,”(哪)最终实现“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蕴含了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邓小平把人的自由自主个性归结为社会利益的集合形态过程。一方面,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政治价值目标实现过程,强调了各国的社会历史不同和国情不同,在实现社会利益过程。必须充分结合各国国情而逐步地实现,而在中国。就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从政治文明发展的现代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他说:“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以上所说的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表现。”这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共享改革开放下政治社会共同体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双重组织生活;就是人民群众平等而广泛参与创新并共享的公共产品,保护人民群众的自由、自主的社会秩序,确立公平、公正、平等为原则的人的个性自由,人的自由自主得到充分确认和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张力的和谐实现。针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变化,导致私人利益、集团利益与普遍公共利益相分离和对立,邓小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两方面寻求化解社会矛盾,“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他还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事实上,邓小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当然结果结合起来。促使人的自由自主性从理论阐述走向了实践发展过程。“社会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把人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政治主体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国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崭新的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可以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人民群众政治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体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我们坚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人的自由自主发展思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民主体意识价值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意识价值核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更具深刻现实意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意识的价值判断及规范化认同。

1.平等观念是邓小平本质论的人民主体意识价值判断

我们对邓小平本质论中的平等价值要求的理解就是邓小平人民意识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错位,国家制度表明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但缺少从某种特殊的实质目的上看的意义合理性、信仰或价值实现的实践,两者处于矛盾关系之中。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在实践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社会理想与现实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平等意识也呈现某种程度的扭曲状态。理论和实践的错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和。这是导致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邓小平极为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强调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邓小平人民公仆意识展现了平等意识应当追求的政治价值目的,把平等意识内化为本质论的价值追求,从“共同富裕”这样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层面阐明人民意识的实际意义,以“实践理性目的”取代“理论理性目的”,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需求公正的规范上突破来解决传统社会主义的价值危机,使社会主义共同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实现形式和获得平等的必要保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使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统一于各个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展,“表明人本质的统一、人的类意识和类行动、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邓小平的平等意识,其核心是公平、平等原则下的社会精神。具体地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合理性、正当性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现的当然途径和载体,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得以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以社会正当性及这种社会正当性的具体实现形式为核心的平等意识,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意识的合理内核。

2.价值规范化认同是邓小平人民主体意识的体现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意识的价值规范化认同以弘扬人的主体自由和理性力量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为社会目标。他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要求、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质性合理化和合法化、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灵活有效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他摒弃传统社会主义阶级观,也排斥极端革命论,强调社会主义正义和理性原则下的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和谐一致。这就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合理性而赋予其合法性。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权利义务权威性的认同和服从。他说:“政治问题要从经济角度来解决:”他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显然,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意识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主观价值判断,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的统一,“我们碰到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过,从外国找不到解决的答案。历史不同,问题也不同,外国经验不可照搬,只能靠自己实践。……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发展。”他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人民主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价值规范和价值认同,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人民群众的自主自由意识,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平等意识呈现出一种动态、开放的系统状态,“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认而具有稳定的权威性,人民意识也就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普遍性。

三、推进法治进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政治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笔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当代社会价值是深刻理解党十提出“三个自信”深刻含义的关键。应把握: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发展的主线,实现“主体利益者”和“主体享受者”。党的十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群众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并充分享有并切实行使“当家作主”权力,使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广泛而可靠保障的自由、自主和平等权利。激发人民群众形成具有自由理性、自主自律的政治主体精神。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第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制教育的加强,最根本的就是公民意识和人民公仆意识的培养。强化人民群众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认同;强化党的领导干部法律权威教育,消除权力本位和特权意识,培养护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培育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机制。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说:“实现民主和法制,同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样,不能用的做法”,“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否则,只能妨碍四个现代化,也只能妨碍民主和法制”。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民主建设刻不容缓,既不能有超前,也不能消极等待和被动滞后。我们要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政治哲学视野中重新审视我们的政治意识、政治主体、政治行为与政治体制等,必须要彻底转变我们的政治观念和社会观念,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凸现的社会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实现公平、公正、民主、法治、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内在动力。要彻底转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邓小平本质论的人民主体意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基础上,并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以合法性内容,从而把人民群众的不同价值判断整合到制度价值规范之中。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的错位,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应当时刻牢记邓小平的教诲:“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彻底转变党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消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危机而产生社会凝聚力和协同行为,才能使人民主体意识内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准则,从而获得普遍而有效的遵守,健康、向上、内在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 篇二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要素。自《共产党宣言》面世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不少挫折。对资本主义的发达和社会主义一时的挫败要辩证看待,要坚定树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和信心。

【关键词】社会主义 基本要素 优越性 资本主义

《共产党宣言》面世至今已有162年的历史,然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像马克思主义者预想的那样,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插满了共产主义旗帜。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只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在苦心经营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社会主义制度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再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大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素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他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意大利传教士最先使用“社会主义”一词,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

生产资料公有。生产资料公有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共同占有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两种公有制形式:一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公社公有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计划经济。1906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计划经济是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一种社会经济体系,它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大的民主。”①社会主义民主亦称“无产阶级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各项民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些民利不仅在宪法上明确规定,而且国家还提供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保障和物质帮助,是人类历史上新的最广泛和最高类型的民主,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后实现的,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蕴含的三对关系

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各级各类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因此,我们的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形式上是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中的领导者,在实质上却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所谓“计划手段”,就是国家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所谓“市场手段”,是指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此相应,现代社会有过两种经济形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管理体制没有优劣之分,而仅在资源配置、生产调节等方面有所区别。对于这两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邓小平同志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应用上提倡相时而用,而不应带有制度色彩。

先富和后富的关系。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共同富裕”是贯穿邓小平经济理沦的一条红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而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呢?改革之初,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应该十分明确,我们的目的不是老让一小部分人富,而是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先打破原有的平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要求并引导他们带动其他人也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挫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到了20世纪初,列宁又指出:资本主义已进入了腐朽的、垂死的阶段。然而,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尽管遭受了几次重大危机的冲击,但并没有走向灭亡,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处于低潮。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特别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分配形式、国际经济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同时上层建筑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有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且其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④

辩证看待社会主义的挫败。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在曲折和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开创了人类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过程。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制度问世;二战结束直至60年代,世界上先后有16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全球凯歌高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思想迷惘且行动艰难的低潮时期。面对社会主义遭受的这一严重挫折,我们应冷静思考和科学分析,不能就此断定社会主义没有前途。

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流产,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决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的破灭。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暂时挫折,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但却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和遵循;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甚至是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之后,人们从震惊中经过深刻反思、吸取教训、继续奋斗,使之重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自己的国情相结合,开创一条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办好就可以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苏正在悄然兴起。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从本国实际出发,总结各自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并推行社会革新开放政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饱尝之苦后,经过深刻的反思,正在重整旗鼓。世界各国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前景正在恢复信心,重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这些均为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阵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肯定,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经过调整之后,将会以更加成熟和充满活力的崭新姿态出现在21世纪。(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社会主义本质 篇三

党的*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的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新的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次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我国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焕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 篇四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即“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中,对邓小平社 会主义本质论首先做了如下评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仅仅是根据中国社 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而是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预测和设想”,而这并不 是“对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理论概括”。接着他给出了这个评价的根据: 因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没有完全消灭 剥削,……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富差别和两极分化,……远未达到共同富裕的程度。”据 此,他给所谓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下 了一个“最为概括、最为抽象的定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并自认为“这个定义 虽然非常简单,但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赵文在第四部分“邓小平对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中,再次强调“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他的所谓“从最概括、最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定 义。而邓小平只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故只能排在“ 从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后面,位居第三。另外,赵 家祥先生还认为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这四个方面中,第二个定义是第三个定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了它所能发挥的功能”。笔者以为,这样来评价邓小平社 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值得商榷的。

要搞清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恐怕还首先得回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基点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 随生产而来的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 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 决定的。”[2]正是从这个最深层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 原理的高度出发,他们才得以进一步界定了未来高级形态的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 的基本特征。在此,各个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显然是马恩所考察的区别其不同性质 的最根本的规定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构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 的社会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与雇佣劳动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而高 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产品经济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是构成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及共 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可见,“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 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 展问题一样。”[3]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像革命导师那样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历 史观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运动方向,而不是抱着革命导师的个别结论不敢或不愿 与实践相结合,更不是用些革命导师都未曾用过的、简单的、笼统的、抽象的、根本不 符合辩证法“扬弃”思想的所谓“之后、相对立、优于、高于”等词来沾沾自喜。正是 从此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的最高,也是 最深层次的新概括。”[4]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它坚持了革命导师运用社会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来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根本规定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此 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是把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与社会主义实践 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并为在实践中探索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正是从此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与社会本质属性相比也只能是较低层次的概念,因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提出“最抽象、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精神是难人可贵的。但是 ,如果细读赵文,我们会发现他提出的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而是“发达社会主义的 本质”。为了支持“发达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他自己 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 展将经历四个大的阶段:(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2)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3)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 级阶段。”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这里,赵家祥先生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社会”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而且将这两个阶段与过渡时期和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并列,是令人存疑的。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基本规定性上(如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所提供的 前景与空间、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有无质的不 同?就像过渡时期在基本规定性上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有质的不同一样?倘若不是 ,我们就不能随意将同质的社会拦腰砍断。而且他的划分也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 。众所周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些论著中曾使用过“完全的社会主义”、“巩固了 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由于实践的局限,列宁未来得及赋予这 些词以确切的现实界定。到1960年,他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中提出 :“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正在胜利地奠定社会主义基础,其中某些国家已进入发达 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事业。”至此,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才被当作表述社会主义的一个 发展阶段。后来,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论断,1982年安德 罗波夫提出苏联社会仅仅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起点论。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 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应注意,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社会阶 段的划分,已与其大过渡的观点相联系,他所提出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其实是指从资本主 义到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是指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所以此处的不发达社 会主义显然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根本区别。[5]而赵文却认为“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即使按照毛泽东的两阶段划分和 安德罗波夫的“起点论”划分,也只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作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 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而恐怕不能将此起点与其所属的历史阶段割裂划分 。显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要揭示的是处于“过渡时期”以后“共产主义社会 的高级阶段”以前的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绝不仅仅是只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 质。而赵先生实际上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当作初级阶段的本质,至于初级阶段 以后的本质则要以他的“最抽象、最概括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为主了。其 理论依据显然是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缺乏精确限 定的概念!

三、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否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还提出一个观点,即“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 步展开的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阶段,才 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他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指出“在简单协 作和工厂手工业阶段,由于其本质尚未充分展开,因而人们当时无法根据经验现实在理 论上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为基础的剩余价值学说 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而不能在这以前的根本原因。”随 后,赵先生断然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 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即使是原苏联,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因而人们也就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本 质和基本规定性,而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所以,他认为,“我们 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实际上它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和设 想。”然而,对于赵先生的这种逻辑推理笔者也不能苟同。

首先,赵先生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 阶段,才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的观点及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的 说明。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在“发达的社会主义”远未到达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发 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是根据他们当时所见到的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做的预测和设想”,邓小平的社 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 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那么,赵先生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下的“最为概 括、最为抽象的定义”自然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实”依据,而只能是一种“预测和设想 ”。

其次,对于赵文提出的目前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没有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 的成熟阶段”,因而不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原因,笔者亦不敢苟同。 因为此看法是与其“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问题的关键不仅 在于用赵“一元单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定义”无法解释现实社会 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更在于对达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 熟阶段”的衡量标准的判断和认识问题。赵文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与社会主义社会类比 ,说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但这却恰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就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 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与机器大工业阶段相比显然是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在异 质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肯定是无法概括出现实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这是笔者所赞同的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机器大工业自然也是其同质形态 内的一个发展阶段。根据罗荣渠先生“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来分析,以机器大工业 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它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形 态。[6]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达到“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 其衡量标准恐怕不能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 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这样笼统而简单的概念来判断,而应该从社会主义社会生 产力基础与社会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展开、调适、磨合的广度与深度,以及 以此为动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及程度等方面来着手分析和判断。

再次,对于赵文提出的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评价及其根据,笔者不敢支持。赵 文前面才说过“人们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社 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后面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 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前文刚说过人们“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 后文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 ”,显然“现阶段的某些特征”与“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 念,在他看来这两个概念竟然都不可能概括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难道非 要等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般过去时”(英语中的时态名称),才能概括其一般本质和 基本规定性?那时概括出来的本质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有多少理论价值?至于赵先生在 文中用以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根据,笔者认为在方法和内容上均有存疑之处。 在分析方法上,赵先生或许有点以偏概全。我们知道,英国、日本至今还保留有女王、天皇,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怀疑它们具有资本主义的本质。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因 为未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就否认当今中国社会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分析内 容上,赵先生或许忽视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 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我们现实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 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标志的政治制度等正是“已经存在”的实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物质条件”,而这些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现方式及其科学 的经验总结正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得以产生的科学根据。

总之,要想正确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既不 应该从本本出发,但也不能丢掉“老祖宗”。而应该像我们党所倡导的那样,“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 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0-1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4-425.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187.

[4]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61.

[5]邢贲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0-54.

社会主义本质 篇五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 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 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 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篇六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篇七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法国,一个以赖得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与另外一个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民主党”命名的政党。它主张在法国建立共和国,实行民主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其实质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这个时期,他们也自称是社会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为此,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目的,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和舒服”,“他们希望用可以小恩小惠来收买工人,用暂时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挫折工人的革命力量”[1]。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着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1]。马克思当时虽然都用“社会民主主义”概念,但是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后者则是指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可见,党“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一出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时候,就有其相互对立的不同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并存,彼此在斗争中沿着迥然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二战前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60年代,德国独立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并组织了工人政党。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由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述党的政治立场时曾经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异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2]。当时,不仅讲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揭露了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的虚伪性。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时髦的政治术语。当时各国所建立的工人政党中,不问其指导思想和纲领如何,大多数取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其成员则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而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和工人政党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19世纪90年代,一批在欧美各国建立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党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社会民主主义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当时的工人政党“实际上也是拿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和策略的基础的”[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民主主义剧烈地向两极分化,作为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第二国际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法国,米勒兰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无须通过暴力革命,只要依靠普选制和全民投票就可以夺取政权;在英国,费边社则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鼓吹阶级合作和社会和平,主张用换缓进的方法和点滴的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在德国,伯恩斯坦则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修正主义理论,其否定以生产资料为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二战后(至今)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51年6月30日,世界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们公开把自己的名称定为“民主社会主义”,并阐述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次大会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形成。

1959年11月13—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在格的斯堡通过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即《格的斯堡纲领》,宣称“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同时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在欧洲根植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转而追求伦理社会主义,致力于建立社会福利国家,逐渐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为了凸显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民主

[1] [2] [3]

党人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以此区别于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西欧国家普遍上台执政。民主社会主义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世纪年生的经济危机,给福利制度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以私有化和放任的市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替代了民主社会主义,但其对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束手无策。此时,民主社会主义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做出了理论、策略和政策方面的修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布莱尔在年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它一经推出,便由于其实用主义而得到选民的响应,使民主主义政党凭此取得了欧洲政坛的优势地位。这样,“第三条道路”便成为当今多数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施政纲领。

在政治上,“第三条道路”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党和阶级政治在西方政坛一统天下的局面,明确以“中左”身份标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经济上,“第三条道路”超越了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问题上的争论,主张建立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在社会福利上,“第三条道路”要彻底改革福利国家,变“消极的福利制度为积极的福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社会投资国家”,以便有效地消除旧福利制度存在的负面作用。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为了与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他们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重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一再表明它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民主主义”。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一)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得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到的必然规律。因此,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来就是一元化的。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则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民主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民主、思想自由,考茨基在他的《唯物史观》中提出:“社会民主党为反对任何压迫和剥削进行斗争的人都是公开的,而不管那个人在理论上如何来论证他的这种意见,是根据唯物主义、康德主义、基督教义或别的什么学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进一步声明:“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民主主义不想宣布任何最后真理”,“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二)奋斗目标上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而民主社会主义始终把自由、平等、友爱、正义、民主、互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抽象的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把理性看做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源泉,并以此出发坚决地发对共产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年经济政治大纲》中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其基本价值是自由、公正和相助……自由意味着摆脱任何有损于人的尊严的依赖关系……公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权利和均等生存机会,而实现着个人的自由……相助表现在……各阶级之间的同舟共济”。《法兰克福宣言》称“共产主义分裂了国际工人运动,并使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实现推迟了几十年。”

(三)对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允许在重要生产领域内,如在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企业内部都可以有私有制的存在”。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几种所有制可以并存”。

(四)关于党的性质的区别

社会主义本质 篇八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46-02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自称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主义思潮。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种种分歧,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有着相同的或相近的见识,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问题上,形成了比较独立并且完整的思想。

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克服、扬弃了资本主义各种弊端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而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弊病在于它把人仅仅当作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一个病态的、畸形的社会。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资本主义“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自由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是马尔库塞提出的,他指出:人本主义这一术语表明,对于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人的本质的某种实现。他认为从古至今的人类文明一直压抑着人的发展,让人不能自由选择发展的方向,而新的社会将是一种没有压抑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自己都处于一种统一的、和谐的关系之中,人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使社会主义运动完全人道主义化的典型人物弗洛姆认为,“对马克思来说,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他允许人复归到人自身”,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始终占据中心地位,是最高的价值,人是目的,因而一切社会制度和社会活动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自由解放、人的潜能的全面发挥创造条件。

有人性的社会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认为,“社会主义是不确定的,它是一种价值,把自由选择作为自身的目标”。只有承认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亦即承认人是自由的,才能真正把人与物区别开来,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萨特在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把“博爱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上,强调未来社会应是一个人类成员之间充满着博爱关系即兄弟关系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道德关系的社会。

二、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人的核心地位,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自由的,进而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人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关于人和社会关系和谐的理论,为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经验。

(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对人性的研究,而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是有物质需要的。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但物质需求只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绝不是人存在的全部。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类不仅在自然生活的层面上有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创造生活,丰富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满足发展的需要――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人才达到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才会凸现出来。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有一些人将存在的价值仅仅视为物质生活的富足,物欲的满足,却忽视了心灵的存在,由此失去自我,丧失自由,失去了人成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把人存在的价值降低到动物的层面。我们要认识到,人的世界不能停留在自然需求满足层面,还要有属于人的、并且仅仅属于人的更高的层面,即精神世界。事实上,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快乐与真正的幸福,只有同时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在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只有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获得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幸福而快乐的人。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关系的建构

1、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马尔库塞指出:“人并不是在自然界之中,而自然界也并不是人由自己的本性而必须首先进入的外部世界。人就是自然界,对自然的摧残就是对人性的摧残和破坏”。可见,马尔库塞把消除生态危机与解放人性联系起来,主张扬弃科技的异化,重新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不断的彰显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主体地位时,片面、非科学的认识与非理性的无度利用和消耗自然的行为所造成的并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人类的这些认识和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负面影响:滥砍乱伐,植被遭破坏,造成森林面积锐减,自然灾害加剧;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我们原本洁净的生活空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还要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充满友爱,是道德和伦理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际和谐的社会,“人与人相互团结和相互信任的社会”。而建立这样社会的基础就是博爱的原则。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的言行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这些不同利益之间是否存在着根本对立,只要不存在根本对立,我们就应该以“和”的精神来协调这些利益关系。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包含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中,但是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和”的精神下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3、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建构。

社会主义本质 篇九

[关键词] 重要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 新飞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搞清楚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并将这一重大认识成果写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从而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新飞跃。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新飞跃?

――这一重要论断将“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范畴,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何谓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个与本质特征意思相近的概念,但二者的落脚点分别在属性和特征上。简言之,本质属性是事物的本质(即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在一定关系中的显现,它既体现特征又表现性质。据此,我们说,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换言之,按照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去做,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状态,就是和谐的社会。

众所周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实践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长期深入思考,在深刻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实质上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而这个命题一旦进入实践层面,还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应该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较好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如果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那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党从本质和本质属性上对社会主义进行概括,虽然角度不同,但它们都在回答着同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完整命题;并且,后一次概括和回答是在前一次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这样,“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标识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这一重要论断承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贵的理论品质。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预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在谈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②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未来社会的本质属性,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言及其特征的阐述表明,“社会和谐”是那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范畴,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是一个在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阶级逐渐走向消亡、社会逐渐走向和谐从而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虽然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很高程度的和谐,但它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具有了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见,将社会和谐鲜明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脉相承的。

自然,将社会和谐鲜明地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我们党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得出的科学结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具体说来,当前我国遇到了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比如,既要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又要扩大就业;既要保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势头,又要促使中西部协调发展;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既要注重公平、缩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扩大吸引外资,又要优化引资结构;既要深化各项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等。能否解决上述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上述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谐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党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有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厚实的现实依据,从而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贵的理论品质,因此,它必将对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这一重要论断不径直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是在社会主义之前标识“中国特色”,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臻成熟以及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推断,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然而,为什么我们党只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却不径直地说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呢?笔者以为,这是一个颇值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深意”的问题。

其一,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径直地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延续了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实践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上的新认识,即由于世界的发展不平衡,各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然多种多样,没有也不可能有适合各国情况的统一模式,为此,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通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对于我们党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而,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更具理性,也更为科学。而这种理性和科学的表述在更高的层次上,又反映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

其二,这种表述也表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诚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还有很大差距。从现实情状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且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有很大差别,社会上还有很多不和谐因素。那么,这样的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业已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其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利益的这种内在一致性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再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第四,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五,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矛盾,但由于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允许和鼓励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都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所以其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于这些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逐渐得到解决。鉴于上述,我们认为,我们党将“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重要论断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

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没有经历具体实践,有意识没有作更多的阐述。从列宁到,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实践过程,对社会主义的问题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论述。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从而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大飞跃。之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于2001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④的新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事隔五年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基于新的实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集中体现和精练概括,大大深化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这至少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将“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范畴,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这不仅从理论层面上较好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二,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使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成为包括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及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完整统一体,这不仅较全面地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从而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利于避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极端化思维的干扰。第三,将“社会和谐”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途径。实践表明,离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谋求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但期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是天真幼稚的。那么,如何实现由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化呢?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将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成果为社会最大多数的成员所分享。因此,我们说,将“社会和谐”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宏观上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微观上细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综上所述,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是当之无愧的。

注 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243页。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范文,共有3818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通用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