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算法导论 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5-28 05:01:2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法学导论》读书笔记

《法学导论》读书笔记

书名:法学导论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7月

版次:1997年7月第1版,2014年2月第2次印刷

作者:【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

译者:米健

作者简介:①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1949),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1878年11月21日出生在德国北部小城吕贝克,先后在慕尼黑、莱比锡和柏林学习法律,1902年作为弗兰茨·冯·李斯特的学生,以论文《相当因果论》获得博士学位。一年后,即1903年,拉德布鲁赫在海德堡大学以论文《行为概念:其对刑法体系的意义——兼谈法学体系论》取得教授资格。1904-1910年他在海德堡大学任助教,1910-1914年任非公立、非正式教授。这期间他受到了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哲学家埃米尔·拉斯克多方面的激励,并和自由法律运动的创立者之一赫尔曼·坎托罗维茨建立了终生的友谊。拉德布鲁赫在海德堡期间就开始参与政治,首先支持进步的民族党,后来支持社会民主党,而至迟从1913年在苏黎世参见奥古斯特·倍倍尔的葬礼之后,他就认为自己是该党的一员了。《法学导论》和《法哲学大纲》就是他在这期间的科学著作。

从1914-1919年拉德布鲁赫与科尼斯堡任非正式教授,后来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打断,从1919年秋季至1926年于基尔任正式教授,后因参加政治活动而中断。拉德布鲁赫于1919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20-1924年任德国帝国议会议员,在此期间,他两度出任帝国司法部长。他的《德意志通用刑法典草案》被称做是其任部长期间的卓越文件。而《社会主义文化论》则是他对政治实践和科学沉思有机结合的一个有力例证。1926年拉德布鲁赫接受了海德堡大学的聘用,重新投身于科学工作的第一线。

1933年5月8日,根据这年4月7日的“关于恢复公职人员职位”的法律,拉德布鲁赫被免职了,因为他——正如在这个法律中第4条规定的——“按照他迄今为止的政治活动来判断”,他并没有真正做到“时时刻刻毫无保留地为民族国家”挺身而出。此后,他留在德国继续进行有创造性的科学工作,然而他的著作只能在海外出版。他的《费尔巴哈传》1934年发表于维也纳,1938年《刑事法学的优雅》发表在巴塞尔。在德国,只有由卡尔·奥古斯特·埃姆格主编的《法哲学和社会哲学文汇》还对他开放,并且也不允许他接受外国的聘用和出国的邀请。不过拉德布鲁赫还是能够于1935年到1936年在牛津大学学院做了一年学术考察,这次考察的成果主要在他的著作《英国法的精神》中体现出来。

1945年拉德布鲁赫重新回到海德堡的教席。然而出于健康的原因,他对战后法学发展的影响日益减少,但仍然撰写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值得着重指出的是他的讲座摘要记录《法哲学入门》,在这本书中,拉德布鲁赫对他的法学体系做了1945年以后惟一的一次总结阐述。1949年11月23日,他逝世于海德堡,享年71岁。

阿图尔·考夫曼在其传记中说,“拉德布鲁赫的梦想是到大城市去学习。前往慕尼黑这个‘壮美的都市',那种外地风情、南德的感性气质和感性生活,尤其是慕尼黑德艺术及艺① 参见[德]g·拉德布鲁赫著,王朴译:《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258-260页。

术家德生活都深深吸引着他。”

在米健、朱林翻译的《法学导论》开篇,对拉德布鲁赫是这样介绍的——

“拉德布鲁赫的人生,是一个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人生。在当代法律思想史上,他已被公认为一代法学大师。他以哲学上的二元论为出发点所阐发的实证相对主义法律思想,??他终其一声生都在现象公正和事实公正、表面理性和客观理性之间探求真正的公正和理性。”

阿图尔·考夫曼认为,当人们把拉德布鲁赫打上新康德主义者、实证主义者、相对主义者、现代主义者、自然法学或者其他印鉴时,那么就决不会获得完整的拉德布鲁赫形象。

舒国滢对拉德布鲁赫的评价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拉德布鲁赫的一生,为人、为学一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真诚地对待学问、视学问为生命的品质;其二、拉德布鲁赫从来都不回避现实,其理论视角往往直接关怀现实,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其三、他对现实生活本身理性而又感性的关怀,“具体地说,感性主要表现在对纳粹德国的对抗上,至始至终都是正面应对,从来不妥协,不退让”,“理性主要表现在拉德布鲁赫研究问题时,总是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现实并进行思考”。其四、拉德布鲁赫的理论视野很宏阔,视角从来都是多维度的、跨学科的,著作里面贯穿了法哲学、刑法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等学科领域;其

五、拉德布鲁赫的语言反映出很深厚的学养,其古典韵味十足的德语体现在书面中,简洁、明快,深入浅出,非常优美,时时可以让人感受到瞬间的智慧喷发的火花。

内容提要:

《法学导论》一共分为12章,在篇幅不算很大的著作中,作者以简练优雅的文笔和深邃敏锐的思路,对法律思想的基本问题做了独到的探索和阐述,并且又在此基础上对主要法律部门的一般问题做了不落俗套、独具境界的研究。

本书在结构上以法律的概念为起点,粗略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法律观念的理解,并且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其独树一帜的关于法律价值相对性的相对主义思想,也为其在1932年发表的、最负盛名的《法哲学》的创作奠定下了基础。自第二章起至第十一章,作者对一些重要的部门法进行了阐述,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宏大的法学画卷。第十二章,作者就法学这一科学本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法律职业、法律解释、法律体系、法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样的结构,也是作者今后写作生涯所一直沿用的,在1《法律哲学概论》和《法哲学》两本著作中,作者亦是以抽象的法律观念的探讨为基础,进而通过对具体的部门法的解读,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此外,本版次的《法学导论》还收录作者的生平、主要著述列表、以及诸多版本的序言,更为重要的是,米健老师所写的“拉德布鲁赫的生平及其思想历程”一文也赋予正文之后,这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书在内容方面,以优美的文字、精辟的论述以及独到的见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要归因于作者本身所具有的诗人般的文笔与气质,更要将其归功于译者米健老师辛勤工作,将一部经典的法学著作呈现在读者面前。

名段摘抄:

1. 真实即使由于披盖着永远不可认识的面纱而依然未被科学所承认,亦会当然地发生效

用。以粗糙的俗世材料制成美好理想的印章,并用它做出不甚真切的拓印,丝毫无损于这种美好理想。p3

2. 外在的行为似乎只是置于法律的判决之下,法谚说道:不能因思想绞死任何人。p4

3. 由于一个人的法律义务不外是另一个人的合法请求的标的,所以,法律可以用外在的法

律行为来满足,不过对于这另一个人它也同样可以有效,他的请求之所以得到满足——只是因为他也要予以履行!p6

4. 道德只知道义务,不知道请求,仅知道责任,然却不知道何以有责任。p6

5. 道德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立法者和陌生的法官,因为它不需要任何超个人的那类法则。道

德争议的完成并不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在欲望和良知之间静默的对话中,在我们那卑俗的和较好的自我之间,在我们胸怀中的创造物与创造者之间。p7

6. 在习惯中,是给予每一个别人以全体人的意志;在法律中,是给予所有人以一种统一意

志;而在道德中,每个人都是自我。p7

7. 道德法则适用于实际或意识上的具体化个人,而法律法则适用于共同生活的、人的共同

体的人类。p7

8. 虽然法律的专门化可能一如既往地深入发展,但在任何程度上,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规

范的一般性都是法律的本质。针对在“正义拘束(binde der justitia)中的人和事物的终极个别特性,我们形象地描绘这种欲然的法律盲目性,并称之为平等。p7

9. 法律与国家乃效力于个别人们——首先是效力,他们的社会福利,“普遍的幸福感受”,

最后才是效力于他们的文化使命。法律秩序关注的是,人类不必像哨兵那样两眼不停地四处巡视,而是要能使他们经常无忧无虑地仰望星空和放眼繁茂的草木,举目所及乃实在的必然和美好,不间断的自我保存的呼救声至少有一段时间沉寂,以使良心的轻语终归能为人们所闻。p11

10. 国家终止之地,始有必然之歌,即永恒和不可替代的智者。p12

11. 自然法思想就曾是个错误,而且是能够想象到的最富有成果的错误。这是一部古老的“世

界史心计”(list der weltgeschichte),它把想使之生效的法律冒充为已经生效,把想使之失效的法律冒充为已经失效,就这样,百年之久的启蒙运动在永恒且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自然法错误旗帜下,取得了其法哲学挑战的胜利。p20

12. 如果没有任何人能弄清什么是正义,那么就必须要有人对什么是正义作出规定。p20

13. 法律的设置必须是服务于一种意志,对每一种与之背道而驰的法律观,都可能执行这种

意志:对社会而言,表现为习惯法,对国家而言,表现为法则。p20

14. 民主的因素和国家的因素常常因其政治观点而相互排斥,然后又由于民族目的而重新聚

合在一起。p35

15. 1789年《人与公民权利宣言》中宣称“在一个不确保人与公民权利和权力分立未予以规

定的国家中,没有宪法可言。”立宪国家奉为立国之本的自由,除了其积极一面,除了国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之外,还有其消极一面:即特定国家的国民自由,对国家来说就是不可能触犯的个人自由范围的保证,就是国家活动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承认。p36-p37

16. 人们一般承认,实行一种道义上的义务是与政治上的选举权不可分离,人们甚至再三要

求以法律保障这种选举义务,于是,每一个选举党派的公民义务不外乎是这种义务,即选举权的行使不是基于一时情绪,而是基于一种对国家生活基本问题深思熟虑的和持之以恒的立场,它不外以正确的选举义务为终点。p48

17. 两党制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在政府中彼此替代更迭的政党相互共同拥有某种政策上的,特

别是对外政策看法的相当内容。否则,政府中政党党派的更迭就意味着一种无休止的建设和拆毁,再建设与再拆毁,而不是一个仅仅渐渐改变其风格形式的建设的继续。p49

18. 人们习惯于既不把它作为法律赋予的意志力量又不(如耶林)将其作为法律上保护的利

益去理解:两种描述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权利的法律实质而言,后者则是就权利的前法律实质而言;前者是就法律后果,即立法者通过权利的赋予而产生的后果而言,后者则是就法哲学动机,即在授予权利时指引给立法者的动机;权利是以其内容为正义意志开出了一趟确定驶向的空车,即使在执行这种意志时对个别人没有任何利益——即使是

瞎子索回借出去的眼镜;立法者分配这种权利,差不都是授与者可以向承租人索回的权利。因而,在多数情况下权利人有一种权利内容的利益。p62

19. 权利是两个相去甚远的,深刻分歧的路向的交叉点。而这两个路向总是处于彼此对立:

个人的利益和道德的要求——在权利方面,它们手挽手地前进,向来以规范加以拘束的欲望,在此又相反地由规范解除束缚。这也就是说,权利将人类的两个常常斗争的侧面,即自然的愿望和它们的伦理价值,置于一个目标之上。这或许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力量的最强蓄电池:从行为的基本冲动出发来了解伟大的“为权利而斗争”的历史和艺术阐述。p62

20. 物权与债权之于法律世界本身,就如同物质和力量之于自然世界——前者是静止的,后

者则是动态的因素。p64

21. 经济价值在从一项债权向另一项债权转移中始终存在,而在物法中任何时候都不会有较

久的平静,即使是金钱(法律上的物,不过是为达到物权目的的一种经济上的手段),也不是经济的终极目的:一项债权所带来的塔勒,无须置于充满诗情的长统袜,亦不必置于宽大的衣箱内,必须立即进一步流通,以便成立新的债权。p64-p65

22. 契约自由与私有财产权相联系,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法律基础,而这种社会法律秩序的

实质在于,为了经济上的弱者利益而使契约自由受到限制并使财产权承担义务。p67

23. 古典民族经济学后来不得不对自己提出异议,因为事实上人们并不全都聪明自私,多数

人反而愚昧、随便和善良,尽管立法可与接受者聪明与自私的心理状态保持关联。因为立法并不着眼于通常情况的人,而是最坏情况下的人。p70

24. 商法是基于个人主义的司法本质,为那些精于识别自己的利益并且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

利益的极端自私和聪明的人而设计的。p72

25. 在个人主义法律时代,商法必然扮演着整个私法发展中开路先锋的角色。在即将到来的

社会法律时代,劳动法将承担相应角色。所以,商法与劳动法构成现代私法两个对立的极点,即个人主义和社会的极点。p75-p76

26. 由于对“社会法”的追求,私法与公法、民法与行政法、契约与法律之间的僵死划分已

越来越趋于动摇,这两类法律逐渐不可分地渗透融合,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法律领域,它既不是私法,也不是公法,而是崭新的第三类:经济法和劳动法。p77

27. 从私法观察角度出发所看到的经济关系,不过是两个私人之间以互相平等为前提的关

系,这种观点忽视了第三者,即在任何经济关系中都是最大的利害关系人:公众。p77

28. 经济法产生于立法者不再满足于从公平调停经济参与人纠纷的角度考虑和处理经济关

心,而侧重于从经济的共同利益,经济生产率,即从经济方面的观察角度调整经济关系的时候。经济法产生于国家不再任由纯粹私法保护自由竞争,而寻求通过法律规范以其社会学的运动法则控制自由竞争的时候——而这种法律规范本身就是可能在社会学运动中有效干预的社会学事实。p77

29. 这类处于一个“经济自治机构”——全国煤矿委员会、钾盐业委员会领导下,辛迪加化

的企业到“经济自治”形式,以及国家监督已被视为社会化的最重要现象。p79

30. 如果说,经济法是从国民经济生产率的角度观察经济关系,劳动法则是针对经济强者,

以保护经济弱者的角度思考经济关系。p80

31. 在罗马法中,劳动关系曾划入物权范畴:劳动者作为奴隶,不过是主人的财产和物。只

有那种习惯于将劳动的人视为物的法律,才可能以最近似物的租赁的方式表示“雇佣租赁”。p81

32. 个别雇员面对企业主不免势单力薄,但同一行业全体活多数雇员有组织地使用罢工这个

最后理性(ultima ratio)时,则显得强大有力。p82

33. 报复罚在事实上之所以有特别根据被称之为“法律罚”,是因为在行为与责任的确定性

方面,它为量刑提供了一个比教育罚和保安罚更为明确的标准,也同时因为它为针对行为与责任的刑罚提供了单一的对应。相反,教育罚和保安罚则依赖于因人而异且易出错的对行为人人格的理解,另外也提供了过多的处治方法,使人难以选择。包含着报复罚与威吓罚的权威刑法,因此也在针对统治者滥用权力,维护法律安全方面发挥作用。p86

34. 刑罚即有意地施加痛苦.p87

35. “一种没有替天行道意念的人类力量,不足以挥起行刑的刀剑”。过去人们根据神或者

道德法则施行刑法,尚可以良知施行刑罚;然而,当以国家或者社会必要性或目的,以多重意义的,受时代制约和具正义性的价值观名义处刑时,施刑的手就不能不颤抖。最近的大赦,众多的赦免,缓刑以及减刑,无一不愈来愈清楚地证明,刑法已丧失了它的良知。p87-p88

36. 得到的处方越多,病人离死神也就越近——犯人受处罚越多,再犯的机会也就越大。p89

37. 正确的心理学判断过程,不是从行为到人性,而是从人性到行为。刑事程序却——它不

可排除的疑问就此开始——注定必然从相反的方向展开:从行为到人性,而它可能没有一次触及过人性。p90

38. 死刑本身已充满严酷、震撼、血腥,按一般理解,它属于恐怖、折磨、毫不留情的报复

性惩罚。因而在一个社会教育——保安措施的体系中,不允许继续为死刑留有一席之地。p91

39. 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时开始,国家就承担着双重责任:正如国家

在采取任何行为时,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者,也要保护犯罪人不受受害人的报复。现在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设立国家刑罚权力,同时也要限制这一权力,它不只是可罚性的源由,也是它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李斯特语)。p96

40. 只在仅仅服从法律的法院中,才能实现司法权的独立。p100

41. 司法的任务是通过其判决确定是非曲直,判决为一种“认识”,不容许在是非真假上用

命令插手干预。“学术自由”被用于实际的法律科学时,即成为“法官的独立性”。p101

42. 孟德斯鸠为表明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毫无创造性的特征,选用了再清楚不过的字眼:判决

只能作为“法律的准确复制”,而不得用作其他目的,“对此只需要眼睛”,法官只是“宣读法律文字的喉舌,一个不得削弱法律效力和威严的无意志的存在物”,因此法官的权力“在一定意义上等于零”。p105

43. 控告人如果成为法官,就需要上帝作为律师。p121

44. 法官如同“一只破钟的机件,要让它很快再走动起来,就得不断敲打震动它”(门格尔

menger)。p128

45. 不是教义决定信仰,而是信仰决定教义。p140

46. 人们说,世界历史不能屈从于司法;一个由5位国际法专家组成的机构,不足以承受衡

量决定两个民族命运天枰的负重。这只能表明那些相信对战争末世审判和神明裁判的人,已失去对人类理性的信任。第一个立法者,当他用人类残弱的手去塑造在此之前一直由上帝掌握的权利时,必定有损害神明特权的犯罪感。可是,他毕竟敢于尝试——既然人类理性为了人民生活敢于补充直接的神圣的造福,那么为何不能对国际生活进行同样的补充?畏惧新事物的同时,却不断向前探索,焦虑与骄傲共存,人类从历史发展中最终获得自信:如果我们不使得自身得到控制,世界就不复存在理性,对于新事物,我们需要不断自勉:倾听理性的声音!(sapere aude)p157

47. 法律成功地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保护的樊篱,就愈易引发相互间用斗争考验对方的动机。

p165

48. 无疑,法律一方面限制了人们赖以考验自己道德的功能,实现道德观念的粗鲁形式以及

用利剑肉搏的勇敢,其适用范围将逐渐消灭。但另一方面,在法律与和平的保护下,会在道德方面产生新的功能领域:通过他们的需要,规范更复杂多样化的人们之间的细腻关系。p165-p166

49. 不公正的法律并非没目的,法律在无视其正义的情况下就以它的效用实现了一种目的,

即法律安全的目的。p180

第二篇:《舞蹈学导论》读书笔记

由吕艺升教授编写的《舞蹈学导论》作为舞蹈理论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它拓宽了我自己对舞蹈艺术认识的视野穿梭于立体、多维的舞蹈世界中收获颇多。

翻开此书题目为“一种引动社会震荡的文化现象”的绪论立即吸引了我。从“文化现象”入手揭示舞蹈的存在与发展隐含了舞蹈艺术同其他姐妹兄弟艺术一样共生于社会历史、文化的根源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着社会文化现象;从“引动社会震荡”角度看此书把舞蹈艺术融入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中预示着即将为我们带来底蕴丰厚、包罗万象的舞蹈艺术盛宴。

《导论》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舞蹈艺术本体以及它在不同时空、系统下的定位和价值并于每章结尾都提出了较有价值的思考题供读者反思、梳理而不断探寻。

“不同视域的舞蹈”以古今中外学者对舞蹈本质的定义为引导解读了时间性与空间性对于舞蹈的重要意义。引言之后分别从人类生命的情调、情感的抒发、舞蹈的动态性以及社交礼仪几方面对舞蹈艺术进行剖析。从中可以看出舞蹈的时空性决定了舞蹈是一种“流动的雕塑”舞蹈姿态虽易辨别其形象属性而“动态”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全世界舞者广泛认同。吴晓邦先生在《新舞蹈艺术概论》中提出:“凡借着人体有组织、有规律的运动来抒发情感的都可称之为舞蹈。”因此“动态”是舞蹈艺术的前提有了“动态”后才能提及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舞蹈本质的追索”提出舞蹈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弄清它本质属性及本质属性的特征。本章首先否定了“美”为舞蹈的本质特征认为“美的指向含混不清不能作为二级种类的特征与其他艺术构成矛盾关系”。此后文章沿着舞蹈艺术发展历程借各时代艺术家的理论分析了芭蕾舞和现代舞的表现特征将其抽象为“再现”、“表现”及“形式”三个概念道出舞者们在求索舞蹈本质时由最初的模仿性、联想式舞蹈——表现性、抽象式舞蹈——纯粹的、形式化舞蹈的发展历程。当“进入本体的切入口”时吕教授指出“能否进入艺术深层的本质研究关键在于能否发现舞蹈自身的规律”。在此他提出了舞蹈科学家鲁道夫·冯·拉班为代表创建的“人体动律学”列出了“人体动律学”中的重要内容如:“运动四大因素:重力(轻与重)、时间(快与慢)、空间(直接与延伸)、流畅度(限制与自由)”等。通过了列举德国现代舞奠基人玛丽·魏格曼和中国现代舞先驱吴晓邦使我们认识到该理论对全世界舞蹈艺术的深远影响。

“舞蹈作为一个子系统”力图从科学的角度将舞蹈定位于宏观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使它与同等的因子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从舞蹈艺术的微观角度来看将舞蹈置于一个合适的空间地位并明了该系统的目的性、层次性以及它的动态规律。当理解“系统中的舞蹈”时文章提出舞蹈理论系统与社会系统应当是一致而实际中因为王朝跌宕、王室的重视与否等确使舞蹈系统在表面上与社会系统显得不太一致。在“舞蹈中的系统”中书中列出了已经出现的不同视角的艺术分类: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展现特征、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艺术的美学原则。在对舞蹈艺术进行划分时吕教授告诉我们:“舞蹈的系统分类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首先时对现有舞蹈中雷的理论认可是实践的直接总括其次划分要取什么角度这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

“舞蹈邻界的模糊地带”介绍了舞蹈艺术与音乐、杂技、戏剧、美术等相关艺术之间的关系。其中“音乐是否是舞蹈的灵魂”这个为舞蹈业内人士时常讨论的话题在此也纳入了作者关注的视野。书中认为“灵魂”一词最初出现时只是句比喻性词语而并非一个定理。真正的“灵魂”只有通过动作与生命互换的形式时灵魂便得以显现。这就是说舞蹈的真正灵魂时人体动作具有生命意识时也就是它在表现人的情感、思想与与生命情调时舞蹈的灵魂才附体。在谈到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时吕教授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解释:1、音乐作为一种时间的因素进入了舞蹈本体它已是舞蹈的一部分而非体外物;2、即两种姐妹艺术的合作。在谈到舞蹈与杂技之间的界限问题时作者通过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找到了舞蹈与杂技的模糊界限即“时、空、力”这个舞蹈的三大要素在杂技中同样存在。而“难、奇、谑”与“情感、美感”成为舞蹈与杂技的本质区别。

“舞蹈艺术门类与形态”从种类上将舞蹈划分为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亚舞蹈与新品种。对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舞”这一名称含混不清作者认为产生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自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如与西方芭蕾舞训练体系的关系及与保留下来的中国戏曲、武术、杂技、民间舞等。但中国古典舞继承古代的首先仍是典范性。典范性、模式化精神及带有极大传统美学继承性的严禁性。其次而“禅”的精神已深入到中国的哲学与艺术境界并促使中国各种传统艺术的互相借鉴如:舞蹈与书法、舞蹈与绘画等。最后“身韵”的产生是“中国古典舞”摆脱了戏曲的羁绊。作者在本章结尾处谈及舞蹈的综合性时指出舞蹈艺术的边缘性综合是独立性艺术的需求。因为首先舞蹈艺术的本体容(动作思维)量并不为全部人所理解它具备以我为主体的综合必要性和综合可能性。其次随着人类审美逐渐走向高级阶段生活动多样性使人们的审美变得丰富多彩而舞蹈本体的抽象一位使它离人类生活越来越远。

第三篇:政治学导论之读书笔记

政治学导论读书笔记

【5】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评论: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且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作出决定,其分配过程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9】 “博弈论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构架”【评论: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政治博弈需要五种要素,分别是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12】 “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衣决定谁能得到好处以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评论:在政治博弈论基础上做出的关于 政治 的定义】

【15】 “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评论:政治学涉及规范性与科学性,不同于政治哲学】

【31】 “社会选择理论破解了我们过往对一般性均衡的迷思,而新制度主义则让我们在限缩的范围内建立起一部分均衡”【评论:一个纯以偏好为导引的均衡在某些制度限制下,可以发现又结构造成的均衡,从而破而后立,从社会选择理论过渡到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38】 “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评论:韦伯关于权力的的定义强调了其强制性,权威性】

【57】 “在任何社会,总是由一小部分人控制着大部分政治权力,是这些人控制着政治过程,制定重要的政策”【评论:小部分人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对于他们,我们尊敬。而那大部分人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做为政策执行者贯彻者,我也相信其中大部分的公正正直,但是也总会有害群之马来破坏人民对政府的公信力】

【64】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评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倾向性决定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

【74】 “意识形态”【评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直接相关联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意识形式】

【82】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性,推动社会大规模动员,实现政权转移”【评论: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规范,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88】 “经济增长需要合理的意识形态为其提供有利的非正规性规范”【评论:意识形态能够保持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实现规模经济;约束团体成员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出现】

【88】 “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滞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评论:消除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威胁刻不容缓,需要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更新改良】

【93】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心理意识的过程”【评论:类洗洗脑,不过政治社会化是积极向上的】

【156】 “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评论:即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166】 “官僚制是指所有大型组织中由受过转职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评论:官僚制不同于官僚主义,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行政管理机构,杜绝官僚主义不意味着消灭官僚制】

【175】 “政党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这些成分包括个体公民和由他们组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宗教组织及其他组织”【评论:政党的功能是协调各组织利益表达的关键】

【189】 “政党的适应性取决于政党对监控环境的反馈机制的有效性”【评论:政党要想适应环境变迁,就必须具备监控环境变化的能力。“政治主体对外界的依赖性越小,其适应性的必然性就越小,但是忽略环境同样会有长期隐患,如果一种组织无需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它在此方面的竞争力将日益枯竭”】

【197】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评论:共产党执政,在政治上拥有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准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03】 “利益集团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评论:利益集团的存在是阻碍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变革的主要力量,如何处理好利益集团的问题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1】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涉及新闻自由的权限和政府管制媒体的边界问题”【评论:就如何处理好二者问题,真实反映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老百姓通过媒体网络接触关注社会要求其事情必须得是真实的】

【253】 “国家既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评论:马克思主

义关于 国家 定义】

【258】 “暴力与法律,制度为政治统治合法性提供了基础,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识形态教化”【评论:支持意识形态的力量是国家,而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公共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经济职能】

【293】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评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一般公民,是一种活动,需要我们参与,并监督】

【327】 “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包括摧毁旧的政治制度和合法性模式,动员新社会集团参与政治,重新界定政治共同体,接近新的政治价值标准与合法性的新概念,由新的更有活力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以及建立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制度”

【评论:阶级革命成果的总结,亦是革命作用的评价。革命是国家经济发展,并建立更先进的政治制度】

【330】 “改革必然会触动现存秩序的受益者,而全面改革使所有与现存秩序利害攸关的社会势力和政治集团都受到威胁,从而激起潜在的反对者”【评论:中国的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步履维艰的原因就在这里,就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是政府,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亦是老百姓切身关注的问题】

【342】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和‘人民的统治’”【评论:就中国种种社会现象的发生,我已经看不到是如何体现人民的权力和人民的统治,依我看来,民主的含义已经蜕变成“民之主”,悲乎哀哉】

【354】 “制度选择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制度是因变项。而制度一旦被选定,就会变成自变项,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评论:这几乎相当于是一个固定模式:-形成-发展-破败-形成新的-发展-破败-】

【359】 “在既定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以提供服务为准备而提出对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评论:人权】

【364】 “人权实现的条件包括权利意识和权能条件”【评论:权能 含义 在学理上是指权利的要素,是权利的具体内容,是指权利的作用或实现的方式,是权利人为实现其权利所体现的目的利益依法所能采取的手段,是体现权利人的意思支配力的方式】

【365】 “生命权或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评论:漠视生命,视生命如草芥,恶意践踏他人生命,尊严的现象在中国时有发生,特别是特权阶层对于弱势群体,人权!!!!】

【369】 “所有权是一种法律制度,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反映”【评论:知识产权也是一种所有权,但是盗版仍旧猖獗。虽然我支持所有权,但是还会买盗版书。

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问题:如果经济上去了,人民富足了,精神生活得到享受,当然会支持正版】

第四篇:企业管理导论读书笔记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278727804258581&videoid=545b46b48ec24bc113115e92c48bab35&clickid=vide1278727814427658

细节成就完美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闻名世界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感叹“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其实,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和生活时代已经到来,而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一本适应细节化时代要求而著的人生读本。《细节决定成败》是一本有很强可读性,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充满经营智慧与管理智慧的书,是在中国理论界、出版界专论细节的第一本书。该书的整体创意、构思、立意、内容及表达都相当不错,特别是用一系列的案例说话,

下面我就从企业和个人的方向从书中的一些名言展开论述:

1.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这句话阐释了注重细节的重要性,惠普创始人戴维帕长德提出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的这个看法,我认为很有道理,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古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步不慎,满盘皆输李斯曾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三国时期的许攸从袁绍处投奔曹操的故事,曹操赤脚出辕门迎接,甚是欢喜,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让许攸铁了心认为曹操是个明主,重视人才。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提出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说过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细微之处见精神。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提出不放过细节,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纵观当年的日本产品,在国际上曾今也被冠以假冒伪劣的称号,往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达标,松下公司发现了这一劣势,并积极去改变,从细节处下手,注重每一个生产流程和服务,终于确立了今天的松下品牌。同样的,德国企业就是凭着一丝不苟、精细严谨的做事风格,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巨头,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国家品牌。西方流传民谣《帝国亡于铁钉》这样写道铁钉缺,马蹄裂;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可见忽略细节的可怕后果。

2.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今天声名显赫海尔公司,当初管理混乱。厂里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很健全, 但是工人没有去执行的意识。张瑞敏入主后结合现状重新制定了很多制度,

第一条制度竟是“不许随地大小便”令人瞠目。写了10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了多项管理,工作,技术标准,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集团用“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把细和实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每一个环节都能透出一丝不苟的严谨,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疏而不漏;张瑞敏说一不二,身体力行,从严执行,把小事当做大事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于,虽其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口上,定在纸上,

订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敬爱的周总理位居总理之职,而他强调的却是“关注小事,成就大事”,胡总书记也曾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这都反映出从古至今的任何事情都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的。同样,书中也举了反面教材有8、6亿英镑的巴林银行被象征性的1英镑收购了,巴林银行就是因为自己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打倒的。

3.细节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精细化管理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怎样才能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呢?究其答案:细节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这主要也是由两个原因造成:其一,对于战略面、大方向,角逐者们大都已经非常清楚,很难在这些因素上赢得明显优势;其二,现在很多商业领域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往往只为了赢取几个百分点的利润,而某一个细节的忽略却足以让有限的利润化为乌有。而看看今天我们的国人,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似乎仍然还是不绝于眼,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犯纪不讲原则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而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书中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这部著作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变化的这种趋势,另一方面书中所倡导的注重细节的精神,对于改变人们大而化之、做事粗糙的态度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细节承载着社会的文明。

之所以想把这句话提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仅要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作为企业,必须重视服务,包括售前和售后,售后服务尤其重要。其中的细节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声誉,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可以说,及时细心的售后服务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在这个方面,海尔集团做的很好,他们本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的理念,在社会留下了很好地口碑。下面是从网络上看到的一个事例,很好的阐释了海尔服务理念。

1995 年 7 月 6 日 ,海尔广州工贸公司与潮州用户陈志义约好 7 月 8 日 上门送去他选购好的一款滚筒洗衣机。那时,潮州还没有海尔的专卖店。7 月 7 日上午 ,驻广州服务人员毛宗良租了一辆车,拉着洗衣机上路了,到下午 2 : 00 时,车出了问题,而离最近的海丰城还有两公里路。烈日下,小毛守着洗衣机拼命地拦着偶尔过往的车,但司机都不愿拉就这样,小毛拦了十几辆车没有结果,此时已是下午 3 点钟了。“不能再等了”小毛在路边找绳子,他决定将洗衣机背到用户家!烈日下的温度高达 38 ℃ ,此时的小毛还没有吃中午饭,但为了抢时间,他背起重约近百斤的滚筒洗衣机上路了,不一会儿,汗水便湿透了他的衣衫,路上偶尔路过的行人好奇地看着他,不明白这个小伙子为何要背着洗衣机在烈日下行走累了歇一会,再走。就这样, 2 公里 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达海丰城时,已是下午 5 点多了,他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了,又累又饿,但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与销售公司联系,请他们派车来提洗衣机。他守着洗衣机坐在路边上等;销售公司的车来了,等

将洗衣机装上车出发时,小毛才想起,已有两顿饭没吃了。到达潮州时已是夜里 12 点多了! 7 月 8 日 一早,洗衣机准时送到用户家安装。当用户得知毛宗良为了与自己的约定背着洗衣机而来时,被小毛这种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以上主要是就企业如何从细节处实现企业发展做的一些简单的论述,得出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必须要有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制定好制度,并且执行好。企业尚且如此,作为个人,很多方面也体现着细节决定成败。

1.素质就是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历不等于能力,知识不代表素质

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仅凭借学历来用人的社会。高学历不能代表一定具有高的修养,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现在很多大学生考公务员或找工作前都要进行一些细节上的培训,下面是个小事例,意义很深刻。

年前的一天,小李去一家公司应聘,招聘一名营销经理,年薪8万。我一路闯关,从99位应聘者中杀出,终获总裁召见。

那一天,他飘飘然地走进总裁办公室。总裁不在,只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洋溢着一脸职业性的微笑,对他说:“先生,您好,总裁不在,总裁让您给他打个电话。”

他掏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但就在这时,我看见办公桌上有两部电话,就问那小姐:“我可以用用吗?”

“可以。”女秘书依然微笑着。

小李拿起电话,终于跟总裁联系上了。总裁在那端兴奋地说:“小王啊,我看了你的简历,打听了你的答辩情况,的确很优秀,欢迎你加盟本公司。”

小李高兴得心花怒放,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将这个好消息与他的女友分享。半个月前,女友出差去了国外。他刚拨了手机,却又迟疑了:这可是国际长途啊!这时,我又看了看那两部电话,忽然想到:他都快是公司的人了,这里是大公司,不会在乎一点儿电话费吧?于是小李便拿起电话:“喂,米妮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总裁已经......”

恰在这时,另一部电话响起。

“先生,您的电话。”女秘书送了小李一个诡秘的笑。

“对不起,小王,刚才我的话宣布作废。通过dvp监控,你没能闯过最后一关,实在抱歉......”总裁在电话里温和地对我说。

“为什么?”小李他呆呆地问。

女秘书惋惜地摇摇头,叹道:“唉,许多人和您一样,都忽略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在没有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之前,明明身上有手机,干嘛不用手机呢?”

有时,成功就在那一个细节,你注意了,你就成功了,你忽视了,你就彻底错过了。

2. 苍蝇蚊子中一定也有天才,但不妨碍我们拍死它们。

关于这句话,我鄙薄的认为这应该是在向我们阐述团队的重要性,惊弓之鸟的例子我们都很熟悉。不排除苍蝇蚊子中偶尔有天才,但它们是离群的,个体的,形单影只的,即使它很厉害,但是我们仍能拍死它。前几年在电视看过杀人蜂的电影,它们一大群蜂拥而来,我们对这种情形也只能无可奈何。这都说明成功需要一个团队,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输家,一个失败的团队没有赢家。而生活在一个团队里,除了很好地与同事相处,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自己也必须从一些细节处加强修养。要有严谨的态度,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要有责任感,人的意志力是由责任感决定的,在团队中要勇于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完成好自己那一份工作,并应该有面对错误的勇气。

细节决定成败,不仅仅体现在所论述的这些方面,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是一种长期的准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获得一些机遇,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活中

无处不在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就要注重每一样小事,即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一句话说,有一句话说:做人要不拘小节,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细节。注意细节,注重细节的人,才有把事情做对,把工作做好的可能。而那些不注重细节的人则会“由百分之一的失败,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回过头来看本书的作者,他自己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人,从一开始的人民教师到公务员再到下海经商成长为现在的首席营销顾问, 这一系列成功的蜕变不能不说与他“把小事做细”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我们非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说,细节也是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的。工作上要细,吃透各各环节,要做好计划和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千里之堤,溃已蚁穴”也说明了安全工作无小事,但往往是小事不注意,酿成大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说明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时,就要心思细腻,从点滴做起,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只要小事做好了、做细了,就可以预防安全上的大事。

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微小而细致,在市场竞争中它从来不会咤叱风云,也不像疯狂促销策略,立竿见影地使销量飚升;但细节的竞争,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代,大刀阔斧的竞争往往并不能做大市场,而细节上的竞争却将永无止境。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毫的服务,都将铸就用户对品牌的信念。成就百年企业。

下面以一段话为这次读书笔记做个结束语:

老子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世间上不论什么事,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说,都是由一些细节构成的,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与生活时代已经到来。真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第五篇:算法导论学习报告

算 法 设 计 与 分 析

第一部分 学习内容归纳

“计算机算法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来详细描述计算机如何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或者说,算法是对计算机上执行的计算过程的具体描述。”(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算法设计与分析》是一门面向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了在计算机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求解的方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随机算法等设计算法的基本原理、技巧和算法复杂性的分析,以及计算理论简介。

第一部分“概论和数学准备”在简单了解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复杂性、研究步骤等几个重要知识点后,着重学习了算法的数学基础,包括生成函数、差方方程的求解等,主要适用于求解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任何可以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要的计算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问题的规模越小,解题所需的计算时间往往也越短,从而也就比较容易处理。”(参考文献:《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3版)》)而第二部分介绍的算法常用技术之首——分治法就运用了这样的思想。分治法的要领在于divide(子问题的划分)-conquer(子问题的求解)-combine(子问题解的组合)。由于子问题和原问题是同类的,递归的思想在分治法中显得尤其重要,它们经常同时运用在算法设计中。这部分内容从select(求第k小元)算法,寻找最近点对算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等实际应用中深化对分治法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强调了平衡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动态规划”与分治法类似,同样是把问题层层分解成规模越来越小的同类型的子问题。但与分治法不同的是,分治法中的子问题通常是相互独立的,而动态规划法中的子问题很多都是重复的,因此通常采用递推的方法以避免重复计算。然而,也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采用递推法,当有大量的子问题无需求解时,更好的方式是采用动态规划法的变形——备忘录方法。通常需要用到动态规划法求解的问题都具有子问题的高度重复性和最优子结构性质两大特征,这也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时的关键点。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和最优二分搜索树就是从动态规划法的两个主要特征角度分析问题,进而设计出相应的解决算法的。而这部分内容中的另一个问题——流水作业调度,则告诉我们采用动态规划时偶尔也得不到高效的算法,我们要学会将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适当加工。

第四部分“集合算法”中首先介绍了一种分析算法复杂度的手法——平摊分析(amortized analysis)。与之前我们所接触的算法分析方法即逐一考虑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复杂度再进行累加的方法不同,平摊分析是对若干条指令从整体角度考虑其时间复杂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的时间复杂度更加贴近实际的情况。平摊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聚集方法,会计方法和势能方法。聚集方法将指令的时间复杂度分类计算再相加;会计方法采用了耗费提前计算的思想;势能方法引入了势函数的概念,从每步操作的数据结构状态和势函数的关系角度分析得出操作的平摊代价。“集合算法”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union(合并集合)和find(给出元素所在集合名)这两种运算。从上学期的《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就已经发现集合和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树结构来表示集合。而2-3树是一种特殊的每个内结点都只有2个或3个儿子的树,广泛的应用于可实现member(查找)、insert(插入)、delete(删除)操作的数据结构——字典,可实现insert、delete、union和min(查找最小叶结点)的数据结构——可并堆,可实现insert、delete、find、concatenate(保序合并)和split

(分裂)的数据结构——可连接队列等。

之前讨论的算法中每一步计算步骤都是确定的,然而第五部分“随机算法”中所讨论的随机化算法允许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随机的选择下一个执行步骤。“在许多情况下,当算法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一个选择时,随机性选择常比最优选择省时。因此随机化算法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参考文献:《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3版)》)随机化算法对问题用同一输入算法求解时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是它的基本特征——算法在执行时产生真正随机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随即算法分为两大类——las vegas算法和monte carlo算法。las vegas算法不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但有时却会找不到解,这时就需要重复调用算法进行计算。而monte carlo算法用来求取问题的准确解。它能保证求得一个截但无法保证其正确性,这是monte carlo算法的主要缺点。不过由于每次执行的算法都是独立的,通过反复执行算法可以有效的将发生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另外,对于一个已经有了平均性质较好的确定性算法的问题,通过sherwood随机化方法可将确定性算法改成随机算法,以解决其在最坏情况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性能。随机化算法为很多用确定性算法难以很好的解决的难解问题提供了高效的解决途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第六部分“np完全性理论与近似算法”首先介绍了计算模型、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图灵(turing)机。“在进行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建立求解问题所用的计算模型,包括定义该计算模型中所用的基本运算,其目的是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分析有一个共同的客观尺度。”(参考文献:《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3版)》)随机存取机ram(random access machine)、随机存取存储程序机rasp(random access stored program machine)和图灵机(turing machine)是三种基本的计算模型。ram和rasp的相同处在于都有各种寻址指令且时间复杂性数量级相同,不同处在于ram程序的不允许修改和rasp程序的可修改性。ram程序和rasp程序之间可以相互模拟。图灵机可以计算函数部分的递归函数,涉及到递归可枚举集、递归集、原始递归集、部分递归函数、完全递归函数和原始递归函数。确定性图灵机dtm和非确定性图灵机ndtm的差别在于,ndtm的每一步动作允许有若干个选择,且它的id序列通常是由树描述的,而dtm的id序列是线性的。这部分接着又进一步深入介绍np完全性理论和解np难问题的近似算法。np是能在多项式时间内被一台ndtm所接受的语言。np完全问题是当前计算机算法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第二部分 学习心得

学习之初刚开始看到那些函数以及一大堆数学公式的时候都觉得头大,一时都摸不清这些复杂的式子是用来干什么的,甚至都以为学的不是算法而是高数了。后来在接触到分治法等算法思想后,在老师讲解的例子中学会了对那些式子的应用。课后也在实际的应用中真正掌握了第一部分所讲的数学知识,懂得了那些数学基础对算法研究的重要性。所以说,只有当自己学会在问题中运用了,才算是真正学会了那些知识。

算法的思想看着都似乎简单易懂,就算思路复杂的只要认真研究也比较容易理解,但要真正的在实验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都有好几种不同的算法,就像要求分别运用

kmp、monte carlo、las vegas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实验二一样。每种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我们从算法的准确性和时间复杂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权衡,从而找到最优的算法。

第三部分 个人建议

一直以来都习惯于老师用ppt或者pdf课件上课,个人觉得上课看着屏幕上的word文档有点不大适应。特别是刚开始上课讲函数的时候,那部分知识涉及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看得比较吃力。所以建议老师或许可以改用ppt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这样我们课后打印课件进行复习的时候也会方便一点。

另外,对于课后老师布置的实验题,做起来有难度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耗费了不少时间。我觉得可以专门在机房上几堂实验课,大家在实验中碰到错误可以及时的请教老师或者和同学讨论。

第四部分 报告总结

继上学期《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学习后,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中我又更深入的学习了几种算法常用技术,学会了运用这些典型方法设计算法和反洗算法的效率。将来不管是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对算法的理解和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也会继续对算法的重视。在最后,也要感谢邓老师继《专业导论》后对我们这门课的辛苦教授。

word该篇DOC格式算法导论 读书笔记范文,共有2179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算法导论 读书笔记下载
算法导论 读书笔记.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