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学论文 >

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3-04-23 14:09:5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初中语文有着特殊性与重要性,首先作为一门主科必修科目,语文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其次初中教育是由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课堂引导力,带领学生学会阅读并且尝试写作;同时学生自身也必须要有感知阅读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写作里的能力。那么,如何正确的去阅读,如何将阅读合理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成了我们需要重点思考探究的问题,而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也将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指明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途径目的性引导分析与探讨

【正文】

一、当代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读写作用及存在问题

初中语文处在小学与高中语文的过渡地带,其课堂教学会以阅读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及赏析共情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写作技能;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感知能力逐渐提升,自身表达能力也在与日加强,这就要求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建构联系,将所学知识及感悟尽可能准确无误的倾吐出来。

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摸索、探究,以读启写,以写促读,读写的有效结合对初中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读写的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上半学期,我对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课程开设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课外阅读列为第一的占比71%,将上语文课列为第一兴趣的占比为22%,两项总计93%,这说明,读写的有效结合能够很大层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二)读写的有效结合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速度、理解和记忆力三项指标。初一下期的一节语文拓展课上,我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测试:出示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约2000字),要求学生在默读两分钟后,写出故事的大意,越接近原文越好,在不改变原文原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佳词妙句。结果显示,52名学生中有11名学生一气呵成的写了约600字,并加上了好词好句;有25名学生写出了故事的大致内容,约400字,有一些好词好句;14名学生写出了故事大意,约350字;2名学生未完成任务,阅读能力还存在问题。由此可见,读写的有效结合能够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读写的有效结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上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进入到文中的情景,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泛,学生一旦选中了自己爱读的书,就会倾注所有热情和心思的去阅读,很容易受到感染和教育,阅读能够让学生拥有知识的海洋,从而更好的和世界接轨,和未来接轨。既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通过读写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然而,语文课堂上要做到有效的读写结合并非易事,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自身由于阅读素养不足或表达能力欠缺,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双向转换,只是单方面的“吸收”或“吐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不能实现有效结合,有悖于语文课堂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读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现代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性现象,即课文与作文的完全脱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无法做到将课文与作文视为一体,而是将课本教学看作是归纳固定答题模式,作文写作是培养表达能力,老师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局限性,并未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学生由于对读写认识不足、自身学习能力有限等原因,也无法自主将阅读与写作融为整体,这就导致阅读与写作成为独立个体,师生双方都并未掌握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在语文课堂上的“灵魂性”作用。

二、初中语文课堂读写问题的策略探究

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有效的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特点,切实找准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范本和运用途径,适当地进行模仿性写作和创造性练习,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百利而无一害,也能展现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语文新型课堂模式,学生通过在读中悟写,用阅读带动写作,充分发挥阅读的借鉴作用,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基于上述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策略做了以下尝试:

(一) 合理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以读启写,展开情感式教学。

语文学习过程并不是大众思维里的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思想感染与情感熏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从情感入手,在日常阅读中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初步悟性,在此基础上尝试同等手法运用的写作模式,达到一定的移情换物的目的。例如:在《社戏》的教材文章教学过程中,鲁迅通过对水乡各种人物、活动场景及自然风光的描写,以多种表达方式叙述了“我”少年时期一段看水乡社戏的往事,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留恋的心情,这是一种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从作者简单而生动的笔墨中感受水乡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体会夜晚随船而行,沿途美景作伴,伙伴嬉闹的欢快场景。然后教师借此契机抛出问题,例如你们的童年发生了哪些趣事,这些趣事发生在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着怎样的特点。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丰富的回忆和联想,将当时的场景再现,且将自己由当时到现在不同的心里感受尽量准确完整地描述出来,此时老师可以趁热打铁,顺势开展写作任务,让学生仿照《社戏》里的写作方式,建构自己的童年往事,将这些愉快的往事编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带着思想与情感的写作,能够更好的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作文的真实性。

(二)学会适时留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写促读,建立探索式教学模式。

初中的学生处在青少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渴望自身思想人格独立的同时,也会不断地进行想象与创造,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顺势抓住这一特点,展开读写结合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句子,将其形容修饰部分进行留白,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与想象对此类句子进行填充,再将其与原句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这些字词特有的美感与魅力。例如:在进行《散步》这篇课文的学习前,教师可将以下片段进行留白:“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同时让学生进行填空训练,学生需要填补的大多为景物或需要一定的写作手法描述,学生就会凭借着自身的想象进行填补:“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小草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树叶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开始融化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作为评审组对同学的片段填充进行点评,即片段里对于景物的把握可圈可点,但作为写景句子还缺乏生动性,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远远不足,缺乏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评价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又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材讲解前,教师亦可将以下片段进行留白:“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让学生对其进行填写训练,学生能初步感知到残缺部分多为带有比喻或拟人类修辞的句子,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的联系进行思考和想象,就会采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进行填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披在少女身上的柔软锦缎。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彷佛颜色深浅不一的绸缎。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镶嵌在绸缎上的钻石一般。”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就同学给出的片段进行点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抽选同学来评价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这样的课堂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练习写作来实现课本知识的迁移,学会不同文体的写作模式,同时通过对比评价加深对课本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以写促读的教学目标。

(三)学会自我创作,读写结合,实现从知识迁移到独立文章写作的过渡。

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灵活变通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基础性的知识积累,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特别是在阅读与写作中,要在完成仿照式写作的基础上以文本中某一种突出写作手法作为基本,另立文意,创作新的作文,从而顺利的实现知识迁移到独立文章写作的过渡。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在文中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了细致的动作刻画及语言塑造,让我们能够跟随着作者的视角去认识一位默默无言、将爱藏于心间的伟大父亲,同时也能感受到父子之间那种无言的爱。那么在明确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最为突出的手法是描写后,教师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刻画的人物,用到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完成片段式写作。然后以一位同学的写作片段作为范本,引导其他同学就这一片段积极发言,提供更多的描写手法,使得这一同学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在整个过程中,同学出谋划策的过程就是自我创新的过程,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行修改先前写作的片段,丰富笔下的人物,学会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与创新。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岁月的长河里语文永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当今时代要求人们必须拥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更广阔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的核心,也应该得到继承与发扬。而语文课堂上的读写结合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读写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化,更具有艺术性和美感,同时也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不断地通过课堂实践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完美转换,以读启写,以写促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语文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J】,周福娟

2.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胡月霞

3. 张文熙.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赢未来,2017(6).

4. 李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校初中语文课堂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5).

word该篇DOC格式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范文,共有417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